很多女性經期或經前都有各種各樣的綜合症,經痛、便秘、腹瀉.....有的人甚至對這些症狀習以為常。但你知道嗎?月經異常可能引起各種疾病,是身體健康在敲警鐘。下面,為你一一細說那些讓女人有苦難言的“月經病”。

PART 1體質因人而異,月經病也一樣
·血液循環不良型
經前腹脹,一到經期就便秘。經血顏色暗沉、黏稠,時有深紅色血塊流出;第一天量比較少,但第二天與第三天突然變多,經期達7天。
這類女性平時應多活動身體,不要吃冰冷食物。多吃黑色、紅色、紫色食物,蔬菜最好加熱處理。避免久坐,要多走路,改善骨盆血液循環。可喝些薑黃茶或玫瑰花、紅花、山楂茶。
·懼冷型
一到經期就怕冷,經痛嚴重,保暖會覺得舒服點。經期常姍姍來遲,持續7天或7天以上,經血暗紅色,夾雜豬肝色血塊,並發虛弱型的機率很高。
這類女性應做好保暖,不穿裙子,因為下半身受涼經痛更嚴重。建議吃溫性食物,盆浴或泡腳驅寒氣。可喝姜母茶與肉桂茶。
·壓力過大型
經前焦慮不安,易發脾氣。長痘、便秘或拉肚子。經前腹脹或腹痛,但月經一來症狀會消失。經血是一般的紅色,4到5天,但或早或遲。
這種女性應學會釋放壓力,平時注意控制情緒,作息規律。早晨做些簡單的伸展操,最好能經常散步。建議喝茉莉花茶與薄荷茶,中藥可試薄荷與陳皮。
·貧血型
容易頭暈,皮膚乾燥,精神不集中,健忘。經期腰酸背痛,並發各種不適症。經血是粉紅色或淺紅色,經期很短,月經週期常在40天以上,經期結束後還會覺得渾身乏力。
專家建議平常要睡眠充足,不過度疲勞。日常飲食注意補血,臨睡前可喝杯熱牛奶。可以吃動物肝臟或其他補血食物,建議喝棗茶或枸杞茶,中藥可用當歸與龍眼。
·虛弱型
經前腳浮腫,易疲勞,腰酸背痛,無食慾,易感冒或拉肚子。幾乎不會有經痛現象,經血呈淺紅色,有時量多有時量少,呈兩極化。經期短,若並發貧血,月經就容易遲來。新陳代謝差,水腫嚴重,下半身容易肥胖。
這類女士要注意三餐營養均衡,早餐一定要吃。不適合做激烈運動,最好選晚餐後散步。建議喝杜仲茶與高麗參茶,中藥可用蓮子與黃芪。

PART 2 經期難言之隱
醫生提醒,痛經、外陰瘙癢、經期過長或過短……有時候,經期的異常現象可能是某些疾病在向您敲警鐘了。
·難言之隱一 痛經
相關疾病:盆腔淤血綜合徵,慢性子宮內膜炎,慢性輸卵管卵巢炎,子宮肌瘤等。
青年女性繼發性痛經之常見原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如果病人有進行性痛經或內膜異位症家族史(母或姐妹中有患此病者),應早作腹腔鏡檢查以明確診斷,及早進行保守性手術治療,以保存生育能力。除痛經外,月經期伴有體溫升高者應考慮盆腔炎。
子宮畸形、生殖道下段完全阻塞的病人,會出現週期性下腹部疼痛,初潮年齡已過仍無月經來潮,而其他第二性徵發育情況正常。這樣的周期性下腹疼痛是因為生殖道積血,一般在乳房發育開始後2~3年內出現。生殖道畸形阻塞、處女膜閉鎖及陰道橫隔,通過婦科檢查很易得到診斷。
難言之隱二經期陰部瘙癢、腹痛、發熱畏寒
相關病症:婦科炎症
應對略策:溫熱效應+藥物滲透
陰部瘙癢很多人都親歷過,這種情況發生在經期,伴隨更多不適症狀會更加難以忍受。
患有陰道炎、宮頸炎、盆腔炎等婦科炎症時,各種致病菌會引起陰道瘙癢,慢性炎症造成的組織粘連以及盆腔充血,容易引起下腹墜漲、疼痛及腰骶部酸痛,這些症狀在經期會更加嚴重。
針對多種婦科炎症引起的經期不適,治療起來比較複雜,首先要注意保暖,其次通過藥物和儀器的雙重滲透進行治療,可以達到消炎和消除盆腔粘連的作用。同時應注意外陰的清潔、經期不宜盆浴,防止上行感染,所使用的衛生巾要柔軟、清潔、勤換。避免性生活,以免細菌上行感染。
難言之隱三 經期過後乳房脹痛
相關病症:乳腺炎、乳腺纖維腺瘤
在內分泌激素影響下,女性乳腺組織都有周期性增生復原的組織改變。在增生期,可能會有乳房脹痛和增厚的感覺,經期過後,症狀自行消退。如果經期過後乳房一直脹痛不消,就有可能是乳房發生了病變。專家建議每位女性都應準備一個“健康台歷”,每天順手在上面做個簡單記錄。例如:某天出現的異常出血、某天肚子痛等細微症狀,以備去醫院檢查身體時為醫生提供線索。

PART 3經期怪病
女性經期除了以上經期及經期易發疾病外,還可能發生一些“怪病”。
1、月經疹:月經前2~3天皮膚瘙癢、出現皰疹、起紅斑或發生紫癜等。皮疹多發生於顏面、前胸、後背及四肢等部位,隨著月經結束,皮疹和瘙癢症狀不治自愈。
2、經前期牙痛:有的人在月經前一兩週內,喝冷飲時會發生瞬間劇烈牙痛,頃刻即止。此病並非牙疾患,故無需治療。
3、經期頭痛:月經期間,女性體內雌激素與孕酮分泌的失調是經期頭痛的根本原因。口服麥角胺咖啡因、谷維素或服用元胡止痛片、加味逍遙丸均有一定效果。
4、經期口唇皰疹:這與月經期機體抵抗力降低、體內潛伏皰疹病毒活動有關。常在經前1~2天至行經2~3天內發生,以口唇多見,亦見於眼瞼、鼻孔周緣、陰唇邊緣,可用桑樹汁塗擦。
5、經前鼻塞:每至月經出現鼻塞症狀,卵巢激素的變化可使鼻黏膜發生充血、腫脹和滲液,從而導致鼻塞。可用鼻通或滴鼻淨點鼻,每日3~5次。
6、經期美尼爾氏症:月經時突然眩暈、耳鳴、視物旋轉、噁心欲吐,只需臥床休息,眩暈嚴重者可適當用鎮靜劑及少量利尿藥。
7、月經期心律失常:以早搏、心動過速、心動過緩多見。症發時注意多休息,適量服用鎮靜藥。
來源:愛美網

PART 1體質因人而異,月經病也一樣
·血液循環不良型
經前腹脹,一到經期就便秘。經血顏色暗沉、黏稠,時有深紅色血塊流出;第一天量比較少,但第二天與第三天突然變多,經期達7天。
這類女性平時應多活動身體,不要吃冰冷食物。多吃黑色、紅色、紫色食物,蔬菜最好加熱處理。避免久坐,要多走路,改善骨盆血液循環。可喝些薑黃茶或玫瑰花、紅花、山楂茶。
·懼冷型
一到經期就怕冷,經痛嚴重,保暖會覺得舒服點。經期常姍姍來遲,持續7天或7天以上,經血暗紅色,夾雜豬肝色血塊,並發虛弱型的機率很高。
這類女性應做好保暖,不穿裙子,因為下半身受涼經痛更嚴重。建議吃溫性食物,盆浴或泡腳驅寒氣。可喝姜母茶與肉桂茶。
·壓力過大型
經前焦慮不安,易發脾氣。長痘、便秘或拉肚子。經前腹脹或腹痛,但月經一來症狀會消失。經血是一般的紅色,4到5天,但或早或遲。
這種女性應學會釋放壓力,平時注意控制情緒,作息規律。早晨做些簡單的伸展操,最好能經常散步。建議喝茉莉花茶與薄荷茶,中藥可試薄荷與陳皮。
·貧血型
容易頭暈,皮膚乾燥,精神不集中,健忘。經期腰酸背痛,並發各種不適症。經血是粉紅色或淺紅色,經期很短,月經週期常在40天以上,經期結束後還會覺得渾身乏力。
專家建議平常要睡眠充足,不過度疲勞。日常飲食注意補血,臨睡前可喝杯熱牛奶。可以吃動物肝臟或其他補血食物,建議喝棗茶或枸杞茶,中藥可用當歸與龍眼。
·虛弱型
經前腳浮腫,易疲勞,腰酸背痛,無食慾,易感冒或拉肚子。幾乎不會有經痛現象,經血呈淺紅色,有時量多有時量少,呈兩極化。經期短,若並發貧血,月經就容易遲來。新陳代謝差,水腫嚴重,下半身容易肥胖。
這類女士要注意三餐營養均衡,早餐一定要吃。不適合做激烈運動,最好選晚餐後散步。建議喝杜仲茶與高麗參茶,中藥可用蓮子與黃芪。

PART 2 經期難言之隱
醫生提醒,痛經、外陰瘙癢、經期過長或過短……有時候,經期的異常現象可能是某些疾病在向您敲警鐘了。
·難言之隱一 痛經
相關疾病:盆腔淤血綜合徵,慢性子宮內膜炎,慢性輸卵管卵巢炎,子宮肌瘤等。
青年女性繼發性痛經之常見原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如果病人有進行性痛經或內膜異位症家族史(母或姐妹中有患此病者),應早作腹腔鏡檢查以明確診斷,及早進行保守性手術治療,以保存生育能力。除痛經外,月經期伴有體溫升高者應考慮盆腔炎。
子宮畸形、生殖道下段完全阻塞的病人,會出現週期性下腹部疼痛,初潮年齡已過仍無月經來潮,而其他第二性徵發育情況正常。這樣的周期性下腹疼痛是因為生殖道積血,一般在乳房發育開始後2~3年內出現。生殖道畸形阻塞、處女膜閉鎖及陰道橫隔,通過婦科檢查很易得到診斷。
難言之隱二經期陰部瘙癢、腹痛、發熱畏寒
相關病症:婦科炎症
應對略策:溫熱效應+藥物滲透
陰部瘙癢很多人都親歷過,這種情況發生在經期,伴隨更多不適症狀會更加難以忍受。
患有陰道炎、宮頸炎、盆腔炎等婦科炎症時,各種致病菌會引起陰道瘙癢,慢性炎症造成的組織粘連以及盆腔充血,容易引起下腹墜漲、疼痛及腰骶部酸痛,這些症狀在經期會更加嚴重。
針對多種婦科炎症引起的經期不適,治療起來比較複雜,首先要注意保暖,其次通過藥物和儀器的雙重滲透進行治療,可以達到消炎和消除盆腔粘連的作用。同時應注意外陰的清潔、經期不宜盆浴,防止上行感染,所使用的衛生巾要柔軟、清潔、勤換。避免性生活,以免細菌上行感染。
難言之隱三 經期過後乳房脹痛
相關病症:乳腺炎、乳腺纖維腺瘤
在內分泌激素影響下,女性乳腺組織都有周期性增生復原的組織改變。在增生期,可能會有乳房脹痛和增厚的感覺,經期過後,症狀自行消退。如果經期過後乳房一直脹痛不消,就有可能是乳房發生了病變。專家建議每位女性都應準備一個“健康台歷”,每天順手在上面做個簡單記錄。例如:某天出現的異常出血、某天肚子痛等細微症狀,以備去醫院檢查身體時為醫生提供線索。

PART 3經期怪病
女性經期除了以上經期及經期易發疾病外,還可能發生一些“怪病”。
1、月經疹:月經前2~3天皮膚瘙癢、出現皰疹、起紅斑或發生紫癜等。皮疹多發生於顏面、前胸、後背及四肢等部位,隨著月經結束,皮疹和瘙癢症狀不治自愈。
2、經前期牙痛:有的人在月經前一兩週內,喝冷飲時會發生瞬間劇烈牙痛,頃刻即止。此病並非牙疾患,故無需治療。
3、經期頭痛:月經期間,女性體內雌激素與孕酮分泌的失調是經期頭痛的根本原因。口服麥角胺咖啡因、谷維素或服用元胡止痛片、加味逍遙丸均有一定效果。
4、經期口唇皰疹:這與月經期機體抵抗力降低、體內潛伏皰疹病毒活動有關。常在經前1~2天至行經2~3天內發生,以口唇多見,亦見於眼瞼、鼻孔周緣、陰唇邊緣,可用桑樹汁塗擦。
5、經前鼻塞:每至月經出現鼻塞症狀,卵巢激素的變化可使鼻黏膜發生充血、腫脹和滲液,從而導致鼻塞。可用鼻通或滴鼻淨點鼻,每日3~5次。
6、經期美尼爾氏症:月經時突然眩暈、耳鳴、視物旋轉、噁心欲吐,只需臥床休息,眩暈嚴重者可適當用鎮靜劑及少量利尿藥。
7、月經期心律失常:以早搏、心動過速、心動過緩多見。症發時注意多休息,適量服用鎮靜藥。
來源:愛美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