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9日星期三

生物活流電治療失眠 效果大


失眠是指睡眠不正常,輕者入睡困難,或睡眠不實,或醒後不能入睡;重者徹夜不眠。常伴有頭痛、頭暈、健忘等症狀。
  
用生物活流電的治療:
主穴:四神聰、神門、三陰交
心、肝、脾、內分泌、神門。
辨證法:
  
1
.心脾兩虛
  【診斷】不易入睡,入睡後易醒,多夢;心悸,健忘,頭暈,肢倦乏力,腹脹,便溏,面白無華;苔薄白,舌質淡,脈細弱。
  【用穴】心俞、脾俞、足三里
  
2
.陰虛火旺
  【診斷】心煩不寐,或稍入睡即醒;頭暈,耳鳴,腰酸膝軟,遺精,健忘,手足心熱,口乾咽燥;舌質紅,脈細數。
  【用穴】太谿、大棱、腎俞、心俞
  
3
.肝鬱化火
  【診斷】煩躁易怒,難以入睡;頭暈頭痛,胸脅脹痛,口苦,目赤;舌質紅,苔黃,脈弦數。
  【用穴】肝俞 大陵 行間
  
4
.胃腑失和
  【診斷】睡眠不實;胸膈滿悶,脘腹脹滿,噯腐吞酸;苔厚膩,脈滑。
  【用穴】中脘 足三里 內關
  
5
.心膽氣虛
  【診斷】失眠多夢,易驚醒,膽怯心悸;善驚易怒,氣短倦怠;舌質淡,脈弦細。
  【用穴】心俞、膽俞、陽陵泉、丘墟
  
經絡:沿頭、背部督脈、膀胱經,用電時電流因人而異並非每人都是一樣的,需要辨症論治。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

揭秘 早晚靜坐有助於長壽



靜則神藏,燥則消亡”出自《黃帝內經》,即神宜靜,而不宜燥。靜,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寧靜的狀態,神氣清靜而無雜念,可達到真氣內存、心神平安的目的。研究表明,人在入靜后,大腦又回復到兒童時代的腦電波狀態,衰老暫時得到“逆轉”。
靜神養生的方法包括少私寡慾、調攝情志、順應四時、常練靜功等。不少古人正是因為善於靜神養生,從而延年益壽。 武則天,這位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總攬朝政50餘年,一直耳聰目明、思路敏捷。有人說,這與她在感業寺用了3年時間“盤膝靜坐”不無關係。
晚年的武則天也經常在朝政之餘,瞑目靜坐,她去世時享年81歲,算得上壽星皇帝了。 郭沫若是我國現代文學巨匠,享年86歲,也是得益於“靜神養生”。
1914年,他東渡日本,由於急躁和用腦過度,得了嚴重的神經衰弱,心悸、乏力、睡眠不寧。後來,他偶然讀到一本《王文成公全集》,看到裡面的王陽明以“靜坐”法養病健身,便開始學起來。
每天清晨起身靜坐30分鐘,臨睡時也靜坐30分鐘,不到半個月,他的睡眠大有好轉,胃口也恢復如常,之後的數十年中,“靜坐”一直陪伴着他,使郭老從弱者變為強者,並贏得高壽。


來源: 99健康網

飲食新概念:土豆涼了吃 香蕉綠的好

土豆怎麼吃最好?綠香蕉和黃香蕉哪個更健康?近日,英國《每日郵報》刊登營養學專家朱麗葉‧克羅博士綜合多項研究總結出的健康飲食新建議,告訴你答案。
1.罐裝甜玉米比新鮮玉米更好。美國康奈爾大學發現,甜玉米在罐裝過程中,加熱處理雖然會導致部分維生素C流失,但卻可使其抗氧化劑含量提高44%
2.熟土豆冷藏后更健康。英國研究發現,熟土豆的抗性澱粉含量為7%,而在冷藏後會增加到13%。抗性澱粉像纖維一樣會促進腸蠕動。
3.高溫烹調別用初榨橄欖油。初榨橄欖油煙點低,高溫烹調會改變其化學結構,增加自由基,更傷身體。初榨橄欖油只適合涼拌或腌漬菜。
4.水煮胡蘿蔔更好。意大利研究發現,水煮胡蘿蔔中的類胡蘿蔔素含量比生胡蘿蔔和蒸胡蘿蔔更高。
5.熱茶至少泡1分鐘。營養學家卡莉‧魯克斯頓表示,茶葉中的抗氧化劑只有在用開水浸泡時才會釋放出來,這個過程大約需要1—4分鐘。
6.意大利麵不要煮太爛。意大利麵煮好后的口感宜硬不宜軟。這樣澱粉在腸道中轉化成糖的時間會更長,不會導致飯後血糖猛升,也有助控制體重。
7.選擇高脂肪沙拉醬。研究發現,新鮮沙拉加全脂沙拉醬,有助於人體吸收番茄紅素、β胡蘿蔔素、黃體素和玉米黃素等抗氧化劑。
8.煨肉燉肉勝過烤肉。英國癌症研究所發現,高溫烤制肉食會產生致癌物雜環胺和多環芳烴。而砂鍋煨肉或燉肉更健康。
9.選擇有機牛奶。研究發現,有機牛奶比普通牛奶的歐米伽3脂肪酸含量更高,有機牛奶中多不飽和脂肪含量比普通牛奶高24%
10.吃青香蕉攝入熱量少。研究發現,香蕉成熟度越低,其抗性澱粉含量就越高,人體吸收更慢,其升糖指數就更低。因此,吃的香蕉越青,攝入熱量就越低。
11.以美式咖啡取代拿鐵咖啡。最好選擇淡咖啡而非濃咖啡。加全脂奶的1大杯拿鐵咖啡含熱量225卡路里。而加半脫脂奶的1大杯美式咖啡只含50卡路里。


來源: 生命時報

60秒就能增壽的六種方法


如果你把沒有足夠時間作為不採用更健康的生活習慣的借口,你現在需要認真思考一下:以下為你提供可以幫你增加壽命的好的生活習慣清單,而且做到每條只要60秒或者更短時間。

每小時起身一次

最近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志》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與那些在工作以外的時間每天坐着不超過2小時的人相比,那些在工作以外的時間每天坐着超過4小時的人因各種原因死亡的風險增高50%。建議每坐一小時,就站起來走動一分鐘。這樣你每天需要走大約1萬步。

吃個雞蛋

雞蛋這種營養供應站確實對身體有好處:一個雞蛋就能提供每天所需的13%的蛋白質,而且只有每天推薦攝入的卡路里數的4%。此外,它還包含大量葉黃素,這種抗氧化劑能防止眼睛出現黃斑變性和被紫外線傷害。每天一個雞蛋或許還有助於預防老年痴呆症,這是因為蛋黃是維生素B的一個重要來源,這種營養物質能夠減少腦內發炎。

攝入鉻

研究顯示,這種微量無機物通過增加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有助於維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幫助人體對抗2-型糖尿病。每天服用200微克煙酸鉻,就能達到上述效果。

不要忘記使用牙線

如果不用牙線進行徹底清潔,隱藏在牙齒之間的細菌會引起牙齦感染,並趁機進入血流,它們進入血管后,會引起動脈發炎,導致血管壁上出現斑塊沉積物。最新研究已經把牙齦疾病與其他問題聯繫在一起,例如呼吸道感染和神經退行性變。

檢查脈搏

早晨起床前,把食指和中指放在位於拇指下方的腕部,計算30秒內脈搏的次數。然後將這個數字乘以二,就是1分鐘內的脈搏次數。一項研究發現,與每分鐘60次的正常脈搏相比,每分鐘脈搏是90次或更高的女性,死於心臟病的風險將會增至原來的3倍。如果你的心率很高,你要考慮在飲食里多增加一些歐米伽-3脂肪酸。

進行自我按摩

壓力會對人體內的各種器官造成損傷。作為快速緩解方法,你可以把拇指抵在位於眉毛下方的鼻子兩側,然後用食指和中指在眉毛上來回按摩,最後按摩太陽穴。按摩能夠促使皮質醇和腎上腺素減少,而會令人產生好感覺的腦內啡的分泌增多。

想不到!牛奶的15個美容妙招

牛奶可以美容這一功效其實很早就噎被我們的祖先所掌握。牛奶浴這一念頭是由皇室貴族開始的。古羅馬帝國Nero的皇後Poppaea就是洗牛奶浴的第一人,而青出於藍者就有埃及艷後Cleopatra。愛美的Cleopatra最愛牛奶浴。因她深信牛奶有潔膚、柔膚及漂白作用。故她經常以牛奶浸浴。至今仍是美容界佳話。埃及女王克婁巴特拉保持肌膚冰潔玉潤的秘訣就是洗「牛奶浴」.不管你信不信,總之,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牛奶是誰也不能否認的美膚佳品。
 1、牛奶麵粉=優質面膜
  牛奶與麵粉調和本身就是非常優質的面膜,特別適用於中性肌膚。但是,如果你是油性肌膚,就需要把牛奶換成脫脂乳;如果你在20與40歲這個年齡段之間,就不用對牛奶進行任何加工了。豐富的乳脂能有效改變皮膚乾燥的現象,而去脂的牛奶麵粉面膜能極大改善膚質。
  3、燕麥牛奶=去掉斑點

  肌膚痤瘡、雀斑、黑頭、面皰,只要問題不是特別嚴重,只需每天使用10分鍾的燕麥面膜即見效。將2湯匙的燕麥與半杯牛奶調和置於小火上煮,然後等它還是溫熱的時候塗抹在臉上,就大功告成。

  4、維e 酸奶=清除污垢

  購買時要記住買足400個國際單位的維e,倒入空碗里,加入2湯匙酸奶、半湯匙蜂蜜和檸檬汁,調和拌勻。接下來要將這個秘方厚厚地塗抹在你的臉上,並設定好15分鍾的療程。時間一到,用溫水沖洗,最好不要用太燙的水或是冷水。現在看看鏡子里的你,是不是光彩照人了呢?還沒完,現在用含有活性乳酸菌的酸奶輕柔按摩臉部,深入肌膚,徹底將毛細孔的污垢清除,舒爽的臉能帶給你自信驕傲的一天!

  5、冰牛奶碎豆腐=曬後修復

  現在你知道牛奶除了用來喝,還可以給肌膚補充充分的營養,可是你知道嗎,牛奶可以消炎、消腫與舒緩皮膚!特別是被太陽曬傷之後,牛奶具有很好護理效果。步驟很簡單,先把化妝棉在冰牛奶里浸過,再用冰牛奶洗臉,然後把化妝棉敷在紅腫發燙的部位,就能立即收到舒緩止痛的效果。再將豆腐弄碎,裝在薄紗布袋內,冰牛奶洗臉之後,用來搓揉臉部,皮膚會變得白皙、光滑。臉部皮膚如果因曬傷太厲害而紅腫疼痛,可以用冰牛奶漂洗,然後再以浸泡過牛奶的紗布敷在臉上,疼痛及發紅的症狀就會減輕,但是如果感覺還是很痛的話,那就表示要快點去皮膚科醫生那裡坐坐了,因為你的皮膚發炎了!

  6、酸牛奶奶油=告別皺紋

  酸牛奶、奶油各等份,混合調勻後敷面,保留20分鍾,然後用清水洗去。此法具收斂作用,長期堅持可消除面部皮膚上的皺紋,使皮膚潤滑,適用於中老年婦女或面部皺紋較多的孕產婦。

  7、鮮牛奶橄欖油=增加皮膚彈性

  鮮牛奶50亳升,加4-5滴橄欖油,麵粉適量調勻敷面,保留20分鍾後用清水洗凈。此法長期使用,可增加皮膚的活力和彈性,使皮膚變得清爽潤滑、細膩潔白。

  8、香蕉牛奶=皮膚清爽滑潤

  熟香蕉半隻,搗爛成泥狀,摻入適量的牛奶,調成糊狀,敷在臉上,保持15-20分鍾後用清水洗凈。此法可使皮膚清爽滑潤,除去臉部痤瘡及雀斑。

  9、牛奶草莓=告別乾燥肌膚

  牛奶100亳升、草莓50克,搗爛如泥,二者混合調成糊狀,塗擦面部保留20分鍾後洗去。此法可防止皮膚乾燥、老化,使皮膚光澤、濕潤、細膩。

  10、酸奶 蜂蜜檸檬=健膚

  酸奶、蜂蜜、檸檬汁各100毫克,加5粒維生素E調勻,敷面保留15分鍾後洗凈。此法可使表皮上的死細胞脫落並促進新細胞生長,達到皮膚健美的目的。

  11、酸奶杏仁粉=治粉刺

  將酸奶五份加杏仁粉二份調成糊狀,敷面,15分鍾後洗凈,可治療面部粉刺或小疙瘩。

  12、牛奶士多啤梨=清潔面膜

  將50克士多啤梨搗碎,以雙層紗布過濾,取汁調入1杯鮮奶中,拌勻後取士多啤梨奶液,塗於面部及頸部加以按摩,約15分鍾後清洗掉便可。士多啤梨必須先清洗干凈後才可使用。

  13、牛奶蒸汽面浴

  用250克鮮牛奶放鍋內在火上燒開後,改為慢火讓牛奶在鍋內沸騰產生蒸汽,這時把臉放在沸騰牛奶的蒸氣上面,並保持一定的距離,閉上眼睛,讓沸騰的牛奶蒸氣吹向面部,臉上感到濕潤舒服,時間可由幾分鍾到十幾分鍾,根據自己感覺而定。這樣堅持每日一次,過一段時間你就會感到面部皮膚紅潤、光滑、柔軟、白嫩,並可消除疲勞。這是因為營養豐富的牛奶加熱蒸發,可促進面部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起到美容保健作用。

  14、牛奶醋=消除眼皮浮腫

  牛奶亦具有收緊肌膚功效,若早晨起床發現眼皮浮腫,可用適量牛奶和醋加開水調勻,然後在眼皮上反復輕按3~5分鍾,再以熱毛巾敷片刻,眼皮瞬即消腫。想方法簡單一點的,可先將兩片化妝棉浸以凍牛奶,然後敷在浮腫的眼皮上約10分鍾,再用清水洗凈即可。

  15、牛奶快速潔面磨砂

  想讓潔面品能發揮最大的效用,除要選擇適合個人膚質的用品之外,還應盡量避免讓潔面液逗留在皮膚上過久。否則會減低其功效,更可能對肌膚造成傷害。在使用潔面奶或潔面膏時,只需在面上輕輕打圈約兩分鍾,便要用清水洗干凈。但若磨砂時間太短,面部內的污垢亦不能有效排走。若按摩的時間過長,潔面膏內的皂液會有機會令皮膚出現過敏反應,甚至出現紅腫現象,令新陳代謝過快而加速皮膚老化。若潔面奶留在面上超過3分鍾,毛孔亦會吸收過量的滋潤成分,令油脂粒不斷在皮膚上滋生。



       來源:光明網

餓一餓壽命長

定期餓一餓,可以提高大腦功能,減輕體重,進而有助於延長壽命。
  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20日報道,美國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定期餓一餓,可以提高大腦功能,減輕體重,進而有助於延長壽命。
  美國衰老研究所科學家表示,定期禁食既可提高腦力,又有助於減輕體重。實驗鼠試驗發現,隔日餵食的實驗鼠,比天天餵食的實驗鼠壽命長一倍。定期禁食的實驗鼠對胰島素反應更強,這意味著其身體需產生更少的胰島素,身體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進而大大降低糖尿病危險。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神經科學教授馬克·馬特森博士表示,之後展開的人體飲食試驗發現,飲食能量攝入限制(節食)對心臟、循環系統和大腦都具有保護作用,可 以防止老年痴呆症等與衰老有關的疾病。他表示,定期禁食可以刺激神經元中細胞壓力反應通道。定期禁食有益長壽的機理與動物冬眠十分相似。
  專家同時告誡,老人禁食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逐步定期進行。另,有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不可擅自禁食。


        來源:生命時報

這些現象 說明你睡眠欠缺了

有以下五種現象出現,就說明了你最近太忙了,該注重自己的睡眠了!
  一、感冒不斷
  睡眠不足者更容易感染疾病。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給健康參試者注射感冒病毒。結果發現,睡眠時間不足7小時的參試者感染感冒病毒的幾率高3倍。而連續幾個晚上只睡4個小時的人,其接種的流感疫苗免疫反應更弱。
  二、愛哭愛鬧
  缺覺者更愛哭?沒錯。缺少睡眠會導致情緒反無常。一項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時,我們更容易悶悶不樂,因為疲憊的大腦會儲存功能更多的消極記憶。缺覺者的行為表現與抑鬱症患者非常相似。
  三、反應遲鈍
  沏茶也會將茶水灑到剛買的新衣服上。如此笨手笨腳或許是缺覺惹的禍。斯坦福大學人類睡眠研究中任克萊特?庫什達博士表示,目前掌握的大量證據表明,缺覺者行動遲緩,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運動技巧更差。另,瞌睡還會導致平衡能力和深層感知能力受損。
  四、老吃易餓
  多項研究顯示,長期缺覺會擾亂血糖水平,導致身體產生更少的瘦素(一種抑制食慾的激素)和更多的飢餓素(一種刺激食慾的激素)。這些生理變化必然造成過量飲食。美國睡眠醫學會發言人麗莎?希芙茨博士表示,疲憊者特別愛吃甜食及其他簡單碳水化合物,這可能是因為此類食物能快速填飽肚子。另外,缺覺還會降低自控力,更多地選擇巧克力而非胡蘿卜。
  五、難做決定
  為了計劃一次度假,挑燈夜戰到深夜,具體日期和地點很快確定,但第二天,卻在一些細節問題上猶豫不決。飛機座位靠窗還是靠過道?立馬租車還是以後再說?美國加州大學睡眠研究專家西恩?德魯蒙德博士表示,身心疲憊時,人們無法鑒別重要信息和無關信息。結果,最簡單的決定被無限放大。而且,疲憊者更容易孤注一擲,最後做出錯誤的決定。


        來源:尋醫問葯

提醒 這幾種食物千萬不能一起吃


1.鯽魚和冬瓜
鯽魚性溫味甘,能和胃補虛、消腫去毒、利水通乳,但若與冬瓜同食會使身體脫水。低血壓、身體虛弱者不宜食用。
2.西紅柿和魚肉
西紅柿中的維生素C會對魚肉中的銅元素釋放產生抑製作用。如西紅柿燴平魚。
3.大蒜和大蔥
大蒜大蔥都是強烈刺激腸道的食物,胃腸道有疾患的人食用後易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常見菜餚:麻辣四季豆(蔥燒四季豆)。
4.雞肉和芝麻
芝麻能滋補肝腎、養血生津、潤腸通便、烏發,但與雞肉同食會中毒,嚴重的可導致死亡。常見菜餚如「蔥菇雞塊」。
5.五香茶葉蛋(茶葉+雞蛋)
濃茶中含有較多的單寧酸,單寧酸能使蛋白質變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質,影響吸收利用。
6.白蘿卜和木耳
如紅白蘿卜木耳湯。蘿卜性平微寒,具有清熱解毒、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順氣利便、生津止渴、補中安臟等功效。但需注意蘿卜與木耳同食可能會得皮炎。


        來源:愛美網

2012年2月28日星期二

活用穴位保健康,一生到老胃不傷~生物活流電的治療



防止胃痛的發生,重在日常保健。當胃部不適時,首先應該從病因入手﹕不讓身體過度勞累,注意腹部的保暖,合理飲食,還要控制自己的情緒等。
中脘、足三里、內關、公孫是治療胃痛的重要穴位。
例如一個人如果因暴飲暴食而落下胃痛的病根,經常脘腑脹痛,同時出現大便干結。往往有很多人會不太放在心上,以為就是腸胃著涼,吃些西藥就好了。但是幾年過去了,無論他如何注意保護脾胃,胃痛的毛病還是會時常找上他。這種情況往往是胃扭轉造成的胃脘痛。胃扭轉是胃部的一種器質性病變。人的胃弔在腹內,由食管下端、幽門部和几條韌帶固定著,正常情況下位置是不會改變的,但如果受到一些不良刺激,韌帶發生鬆弛等改變使胃固定狀態不良,就會發生胃扭轉。我想大家都見過懸索橋,例如著名的美國金門大橋就是懸索橋,香港的青馬大橋的整個大橋也是由很多鋼索固定著,穩穩當當地弔在海面上。如果鋼索斷裂或者松弛,橋身固定狀態不良,大橋就會發生傾斜。胃扭轉就如同此況差不多。
在用生物活流電的治理時一般會選擇內關、中脘、足三里、公孫等几處穴位,連續做1個多月的生物活流電的治療,胃痛的症狀就消失,胃的位置也會恢復正常。
胃痛也叫胃脘痛,是常見疾病,中醫認為胃脘痛是由胃氣失和、胃絡不通、胃失濡養經絡所過,主治所在引起的,飲食不節、勞累、受風寒、情志不暢等因素均可誘發和加重病情。
肚腹三里留”,足三里是調養脾胃的大穴,也是人體的重要強壯穴,凡是肚腹部位的問題都可以用足三里這個穴位治療。中脘是胃的募穴,能夠調動胃經的元氣,六腑的健康問題首選它們對應的募穴治療,胃是六腑之一,所以養胃不能不用胃的募穴中脘。內關是人體上的重要穴位,公孫在足內側緣。內關和公孫都是八脈交會穴,八脈交會穴有8個,4個在上肢,4個在下肢。中醫常把上肢上的一個八脈交會穴和下肢上的一個八脈交會穴相配,組成4對,每一對都有獨特的治病功能。內關和公孫就是專治心、胸、胃病的一對。
日常保養胃部,可以常按這4個穴位,也可以用艾灸(隔姜灸的效果更好)的方法。胃痛嚴重的時候,用生物電分別對這几個穴位用力按揉,衕時緩慢地進行腹式呼吸,連續按揉35分鐘便能止痛。
有些人脾胃虛寒,胃腸功能不好,常常犯病。有好辦法,既省事又有效。你可以取艾葉30克,干姜、蓽撥各15克,山萘、細辛、甘松、肉桂、元胡、吳茱萸、白芷各10克,大茴香6克,放在一塊研成細末,用柔軟的棉布做成直徑15釐米左右的肚兜,將藥末放進去縫好,貼著中脘或者疼痛部位固定,日夜佩戴,2天換一次藥,既能防病,又能治病。
順便提一下,上述4個穴位,對治療嘔吐也有很好的效果。嘔吐也是日常多發病,飲食不節、情志不暢、外感寒邪、暈車暈船等都會導致嘔吐。用生物活流電會有不錯的效果。

肩周炎的福音~生物活流電



對一個人來說,當過50歲以后,身體的正氣就會變弱,身體抵御能力就會不足,當身體受到外感風寒,或者勞累過度、扭傷,以及由於坐臥習慣不良導致筋脈長期受到壓迫,都會使肩部的氣血淤滯,運行不暢,從而產生炎症。
當人的肩部產炎症後就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會影響到睡眠。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做生物活流電的治療。一般來說﹕肩髎、肩前、肩貞、陽陵泉、中平這几個穴位,是中醫在針炙時會用的穴位,但在做生物活流電時我會選擇更多的穴位,有的遠端穴位往往是治理痛症的特效穴位。
肩周炎的治療
有些人因工作原因會連續工作几天,因而令肩部受了寒涼,致使左肩關節疼痛,手臂伸屈、抬舉也疼,一痛就是幾個月,無論看了多少次醫生,做了多少次針灸,肩痛還是沒完沒了,而且每逢陰雨、刮風天氣,疼痛就會加劇。所以在做生物活流電時,會在肩髎、肩前、肩貞、陽陵泉、外關、條口、肩痛穴等穴位用電,如果疼痛劇烈者,會在特定的位置用電艾,這種做法很少見,我會通過生物電加艾在特定的位置和經絡上用,其做法有很好的止痛和鬆弛的效果。
肩部的常見問題就是肩周炎,多與慢性勞損有關系,也會因為風寒等外邪侵襲而致病。一般來說,當人的身體正氣變弱,身體抵御能力不足,身體外感風寒,或者勞累過度、扭傷,以及由於坐臥習慣不良導致筋脈長期受到壓迫,都會使肩部的氣血淤滯,運行不暢,從而產生炎症。由於肩周炎以前多發生在50歲以后的人群中,所以肩周炎也叫五十肩。但現在肩周炎也會在二、三十歲的人身上出現不足為其。一般來說,女性的發病率高於男性。現在年輕人發病率也很高,多因坐姿不當導致。
對肩周炎,關鍵在預防。肩髎、肩前、肩貞、陽陵泉、條口、肩痛穴這几個穴位,平日里可以多按摩它們,這能有效地預防肩周炎的發生。得了肩周炎,也可以用它們治療。
肩髎、肩前、肩貞稱為“肩三針”,它們是治療肩周炎必用的穴位。對這3個穴位進行施電和用電艾,能夠祛風散寒,溫經通絡。
陽陵泉是治理肩周炎的其中一個好的穴位,陽陵泉是足少陽膽經上的穴位,膽經循行於肩部,經絡所通,主治所及,刺激陽陵泉能夠激活膽經氣血,從而起到通經止痛的作用。這里用陽陵泉屬於遠端選穴。
另外還可在經外選多個奇穴,這是近年來發現的治療肩周炎的經驗穴,它是治療肩部疼痛的遠端奇穴,它不但能夠治療膝部酸痛、兩足無力、腳氣、轉筋、肩凝症等,它對治療肩周炎有很好的效果。
穴位遠近搭的配,能夠使筋脈疏通、氣血調和。

春季養生花的神奇功效



又是一年百花盛開的季節。花不僅可以賞心悅目,不同的花可以為不同的人帶來好的身體和精神。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春季養生花。

牙痛口臭選桂花

桂花味辛甘苦,氣溫。具有散寒破結、化痰生津的功效,可緩解咳嗽、痰結、牙痛、口臭等不適。

養生方:取桂花子3克,煎水漱口,13次,有助於祛除口臭。

胃部不適選茉莉

茉莉花味辛甘、性溫。能促進胃的消化吸收,緩解胃痛,對腹瀉腹痛有很好的療效。

養生方:消化功能不佳的人,可以用熱牛奶浸花,製成茉莉花奶茶,有不錯的輔助療效。

活血調經選月季

月季花有活血調經的作用,主治肝鬱不舒、淤血阻滯所致的月經不調、胸腹脹痛、煩悶嘔吐等不適。

養生方:取月季花1.54.5克、益母草9克,用水煎服,可緩解痛經。長期食用可疏肝解郁、活血調經。

養顏通便選桃花

桃花可瀉下通便,利水消腫,並能改善血液循環,滋潤皮膚。

養生方:將新開的花朵浸入白醋中,靜置,液色微紅后即成。洗臉后,取少許甘油與之混合擦臉。

睡前兩道功 無病人輕松



睡前養生的方法很多,泡腳和揉腹是不可多得的養生方法。
感覺疲勞時,或在寒冷冬季雙腳冰冷時,把雙腳泡在熱水裡,可以改善足部的營養代謝,促使積累的代謝產物——乳酸迅速排泄掉,對消除疲勞有積極意義。一般人的保健泡腳,水溫以38℃~45℃為宜,每天一次,每次半小時左右。睡前泡腳,除反射性引起局部動、靜脈擴張之外,還可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一種良性、溫和的刺激,促進大腦皮層進入抑制狀態。
揉腹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加速血液循環,增加消化液分泌,增強腹肌功能,從而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揉腹不但可防病,而且對許多慢性病如糖尿病、腎炎、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等都有輔助治療作用。揉腹一般以夜晚睡眠前仰卧位為佳,揉時寬衣解帶,雙膝屈起,全身放鬆,右手按在腹部,左手疊放於右手背上,從上往下,從左往右作旋轉按揉,連續50~100次,動作要緩慢,呼吸應自然,力度要適中。揉的面積逐漸放大,把「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的整個腹部都揉到更好。


       來源:新三才

2012年2月27日星期一

疼痛要在意 可以試做生物活流電




一些常見的用於生物活流電止痛的辨證與方法:
  全頭痛:是從眉框至枕部整個頭部疼痛,伴頭重如裹、不清醒,多為虛性頭痛,一般與少陰腎經、任脈有關,或痰溼阻竅。可取百會、上星、關元、中脘、足三里諸穴,在頭部穴位施電時要留意施電的輕重輕重是因人而異的,並不是每個人所承受的電是一樣的。往往重症患者的感覺會比較痛,但隨着持續的治理會逐漸好轉。重症患者隔日治療1次。緩者一星期兩次,逐漸減少。
  偏頭痛:為一側頭痛,或劇烈發作,或纏綿不斷,分為肝陽上亢、血瘀氣滯、寒飲溼困三型。治則以通調少陽為主兼祛風邪,多用瀉法。取穴絲竹空、率谷、合谷、列缺、足臨泣、風池、曲池、絕骨。針刺絲竹空透率谷。劇痛者每日治療1次,病緩者隔日治療1次。

  關節痛:在中醫一般會稱為痺證,通常分為行痺、痛痺、著痺三類。行痺關節屈伸不利,疼痛游走不定,可伴惡寒、發熱﹕痛痺筋肉關節酸痛顯著,遇寒加重,痛有定處,伴局部腫脹;著痺關節酸痛,痛有定處,沉重無力,易受陰雨潮溼氣候影響,伴納呆。治則為調補氣血、通經活絡、通利關節。取穴中脘、肩髃、曲池、外關、合谷、風府、阿是、鶴頂、陽陵泉、陰陵泉,施電時是以平補平瀉法。
  胃脘痛:是指上腹部疼痛的病症,常見於各種急慢性胃炎潰瘍病等。胃脘部疼痛有隱痛、竄痛、灼痛,多伴有腹脹、噯氣、吞酸和食納及大便改變。治則理氣和胃、通經止痛。取穴內關、足三里,實證者用瀉法,虛證者用補法。

保持美丽容颜只需6类营养素


你知道嗎?我們每天的飲食最終都會反映到外表來,尤其是臉、手和胳膊,所以,如果你想要完美無瑕的肌膚,那麼你所吃的東西和化妝品同樣重要。澳大利亞的專家就發現,飲食和膚色之間存在直接聯繫。他們在研究400多名老人的飲食習慣后,得出結論,那些多年來食用蔬菜、魚、橄欖油的人,比更多攝入紅肉、黃油和乳製品者看起來皺紋要少。為此,美國《健身》雜誌給大家推薦了保持美麗容顏的6類營養素。


脂肪酸——來自鮭魚、植物油、核桃、亞麻籽
作用
抗紫外線。
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有細胞膜,不停排出垃圾,吸收養分。食品專家埃莉·克里格認為,細胞膜是由脂類組成的,因此必須攝入足量的必需脂肪酸來保證細胞的健康。事實上,必需脂肪酸能幫助皮膚免受紫外線的傷害,有助於預防皮膚癌。
建議
每天食用28克的核桃或一份鮭魚。 


 

維生素A和類胡蘿蔔素——來自牛奶、雞蛋、胡蘿蔔和甜瓜
作用
皮膚細膩。
紐約大學醫學院珍妮特博士認為,細胞生長和分裂需要維生素A,如果沒有它,皮膚無法新陳代謝。
建議
每天喝2杯深色綠葉蔬菜汁或2杯顏色鮮亮的果汁。


水分——來自充足的水果和蔬菜
作用
祛斑。
我們所做的一切,甚至呼吸,都會消耗體內的水分,因此營養專家建議,要飲用足夠的水分,來補充我們代謝出去的部分。水也有利於排泄一些雜質,否則他們會透出皮膚形成斑點。
建議
每天喝2升水。


類黃酮——來自黑巧克力、綠茶、紅葡萄酒、葡萄、藍莓
作用
抗氧化。
美國飲食協會的發言人塔拉·吉達斯路指出,這些營養素甚至比維生素C和維生素E還強大,黑巧克力和綠茶富含多酚,紅酒、紅葡萄、藍莓富含原花青素。專家認為,類黃酮可支持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有助於保持皮膚飽滿,並能改善血液循環。
建議
每天喝1杯熱巧克力或1杯紅酒。

硒——來自巴西堅果、火雞和穀類
作用
抗衰老。
營養專家解釋說,要想外觀保持年輕,皮膚看起來皺紋少而且有彈性,硒是必不可少的。這種礦物擁有抗炎和抗癌的特性。但其最重要的作用是激活天然抗氧化酶,延緩老化進程,
建議
每天吃2杯糙米或170克去皮、去骨的雞胸肉。

鞣花酸——來自樹莓、草莓、石榴和美洲山核桃
作用
保持彈性。
飲食專家昂司·加西亞博士認為,雖然大部分關於抗氧化劑鞣花酸的研究尚在動物實驗階段,但許多科學家認為,它是有前途的抗癌成分。另外,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鞣花酸還有助於保護彈性纖維,保持皮膚結構完整。
建議
每天喝220克石榴汁。

美容抗老大作戰 臟腑調養最重要


中醫對於美容、抗老化治療,強調從內在臟腑調養着手。中醫部主治醫師林高士表示,中醫認為,五臟健全,皮膚才會好。而老化又與腎氣最有關,而脾、肺、肝等疏泄功能,也都會影響身體代謝機能;進而反應外在皮膚的臉色、光澤,精氣神表現。
中醫師林高士表示,雖然中醫針對美容的改善,如皺紋、皮膚下垂等問題,不如西醫整形等美容方式,直接針對特定部位皮表治療,消費者易感覺效果可能較能立即呈現。但是中醫強調,內在臟腑的持續調養,對於長久的皮膚美容保持也有一定的幫助;從整體內在調養進而改善皮膚老化,氣色差,肌膚無彈性等現象,進而幫助減少皺紋生成。但治療上也需要有耐心,應配合一定時間的調養。
林醫師表示,皮膚美容抗老化中醫調理,仍應根據辨證原則,針對患者不同體質、臟腑問題用藥。針對常見的“腎陽虛”者,常見臉色蒼白,拉肚子,怕冷,腰酸背痛,小便頻,可用桂附地黃丸加減。而“腎陰虛”者,可見臉色潮紅,精神差,易口乾舌燥,睡眠差,可用知柏地黃丸加減。
還有“脾氣虛”問題,可見臉色蒼白,胸悶,頭暈,可用補中益氣湯或參苓白朮湯調理。若偏“腎陽虛”,出現拉肚子現象,可用理中湯調理。穴道治療可配合如腎俞、關元、氣海、胃脘等穴加強調理虛證癥候。
醫師提醒,想要皮膚好、氣色好,改善皺紋生成,平常應多運動,促進循環。生活作息正常,避免晚睡、熬夜,並避免情緒憂慮。
來源: 台灣新生報

水果養生功效


蘋果
防輻射助消化。
香蕉
潤腸通便。
黑莓
提高免疫力。
藍莓
抗衰老,保護視力,
櫻桃
補血護心。
葡萄柚
降膽固醇。
紫葡萄
強化心血管。
蜜棗
寧神補血。
葡萄乾
改善血氣。
草莓
補血健脾。
覆盆子
補血抗老。
菠菜
改善膚質。

李子
美白肌膚。

春季橘子熱著吃 下火又降脂

春季巧吃橘子不上火
橘子不但可以降低人體中的血脂和膽固醇,還能美容護膚.春季養生但橘子吃多了容易上火,出現口舌生瘡、口乾舌燥、喉嚨干痛和大便干結等症狀.那麼如何能既享受美味,又不上火呢?
  熱橘子就是理想選擇.首先將1-2個橘子洗干凈,在40℃-50℃溫水中浸泡約1分鍾.然後將橘子擦乾至表皮完全無水分,放入微波爐內,熱 1-2分鍾至微焦.這樣橘子皮中的揮發油、橙皮甙、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就可以滲透到橘子里去,既達到了春季養生美容的效果,又不會上火.
  橘皮又被稱為"陳皮",是一種常用的葯材.它含有揮發油成分,對腸道有溫和的刺激作用,可以幫助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慾,有和胃、健脾的功效.此外,橘子皮還有止咳、化痰、利濕的作用.
  下面再介紹兩個橘子皮的食用方法:
  橘皮粥.在熬大米粥時,在水開之前放入幾小塊干凈的橘子皮春季養生.民間養生網粥煮熟後不僅芳香可口,而且特別開胃,對腹脹或咳嗽痰多的人,有較好的食療效果.
  橘皮菜.把新鮮的橘皮收集起來,清洗干凈,在清水中泡2天,然後切成細絲,再用白糖腌20天,就成了非常可口的下酒菜.不僅甜香爽口,而且還有解酒的作用.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綜合

不同水溫洗澡 保健功能差異大



 

  洗澡對人們來說並不陌生,但不同水溫的洗浴,具有不同的保健作用,諸君應根據自己的情況而選用之。
  健美強身冷水浴
  冷水浴是指用10~20℃之間的冷水洗澡,可以促進皮膚新陳代謝,使皮膚的營養得到增強。長期堅持冷水浴的人,皮膚嫩滑、紅潤、富有彈性,顯示出健康之美。
  冷水浴時,血管還會把血液大量推入內臟血管,稍停後皮膚血管再擴張,大量血液又從內臟血管流向體表,這樣一張一縮,就提高了血管的承受能力,使血管彈性增強,有助於預防血管硬化。
  此外,冷水浴還能增強呼吸器官、消化器官的功能,對預防上呼吸道感染、風濕病、關節炎等病症的發生,均有積極作用。
  洗冷水浴應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不要一下子就用很涼的水,水溫可逐漸降到不低於10℃,這樣使身體有個適應的過程;可先從夏天開始,一直堅持到冬季,終年不斷。最好選擇在早晨,有助於消除睡眠後的抑制狀態,使人精神煥發。也可以選擇在中午,但晚上一般不太適宜。洗的時間不宜過長,短者幾十秒,長則數分鍾即可。可採取從局部到全身,即先臉頭浴、足浴,然後再作全身的擦浴、淋浴,體質好者還可進行冬泳。
  冷水浴並非對每個人都適合。有些人的皮膚對冷水敏感,遇到冷水會產生蕁麻疹、血紅素尿和紫斑;患有嚴重高血壓、冠心病、急性肝炎、空洞性肺結核、活動性風濕病、坐骨神經痛、關節疼痛及高熱的病人,都不適合洗冷水浴。
  鎮靜止癢熱水澡
  熱水浴的水溫在38~40℃之間,可引起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肌肉痙攣,並具有鎮靜作用。失眠者睡前進行熱水浴,對睡眠有幫助,還可減輕皮膚癢感。熱水浴可清除皮膚上的污垢,使毛孔、汗腺通暢,提高皮膚的代謝能力和抗病能力。
  實驗表明,把傷寒桿菌分別種在清潔的皮膚和骯臟的皮膚上,10分鍾後采樣化驗,清潔的皮膚上細菌已死亡,而骯臟的皮膚上細菌依然存在。在醫療中,熱水浴可用來治療慢性關節炎、骨折癒合和其他一些慢性疾患。
  健肺愈傷溫水浴
  溫水浴指介於冷水浴和熱水浴之間,水溫在34℃左右的洗浴。正常人的體溫是36.5℃~37℃之間,皮膚的溫度在32℃~33℃之間。34℃的溫水比皮膚溫度略高,但比體溫低,用手摸有點微溫,泡進去後,體溫不會改變,不會覺得冷,也不會覺得熱。
  若希望有水療的效果,但又不希望像冷水浴和熱水浴那樣刺激大時,就可以選擇溫水療法。譬如心肺功能不好的病人、燙傷的病人就應選擇溫水浴。
  強身健體的冷熱交替浴
  冷熱交替浴是從熱水浴開始,熱水的溫度約在38℃~44℃之間,洗的時間約為4~6分鍾;再進行冷水浴,冷水的溫水在10~16℃之間,時間約為1~2分鍾,最後仍是熱水浴。
  至於交替幾次並沒有限制,一般可兩三次。冷熱交替浴能消除體弱者或怕冷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壓力,視自己的體質情況決定冷水浴時間的長短和次數,隨時可轉入熱水浴使身體迅速回暖,而且鍛煉價值比單純冷水浴更大。


         來源:生活雜貨鋪

女人下半身發胖的原因


1、雌激素分泌紊亂,壞習慣讓你胖。

讓你散發女性魅力的雌激素,是讓下半身變胖的罪魁禍首。餓一頓飽一頓、亂服減肥葯、意外懷孕等,都會讓雌激素分泌紊亂,導致脂肪在腹部和大腿部位堆積,下半身越來越胖。

2、蹺腿坐著,一邊悠哉一邊胖。

此刻,你可能正窩在沙發里,蹺著腿在讀這篇文章。無論在家還是在辦公室,如果你蹺著腿坐一整天,會阻礙腿部血液和淋巴循環,導致下半身浮腫。再不好好做浮腫護理,比如按摩,下肢靜脈會漸漸突出,嚴重影響下身循環,導致脂肪增厚,連肌肉都會僵硬。

3、性感太「緊身」,胖得穿不上。

緊身牛仔褲、束身內衣等緊身衣物,甚至迷你裙、無袖衫等性感穿著,都會讓下身發胖。因為太緊身的服裝會阻礙腿部正常運動,還會阻礙腰腿部位血液循環;短裙則會使腿部受涼,同樣影響血液循環,導致脂肪堆積。

4、趿拉趿拉走路,小腿拚命胖。

平時沒時間運動,走路上下班也可以健身。但走路姿勢不對,或鞋子穿得不對,不僅減不了肥,還可能變得更胖,甚至嚴重影響足部健康。比如走路趿拉趿拉,就完全無法燃燒腿部脂肪,反而小腿會變得更粗壯。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

男人健康長壽必學的「十步曲」


生活細節和壽命長短有密切關系,做到以下10步,就有望活過85歲。
第1步:避免致癌物。至少做到兩點:一是戒煙,二是塗抹防曬霜。每天太陽直曬別超過15分鍾,外出務必塗抹防曬霜,以防止皮膚癌發生。
第2步:改變飲食模式。良好的飲食模式包括:多喝水;避免暴飲暴食、毒品或葯物、酒精、咖啡因等;限制熱量攝入,飯吃七分飽;多吃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魚。
第3步:蹲姿排便。蹲姿是最自然的排便姿勢,比坐姿更易在腹部施力,因而會減少腸癌和痔瘡的發病幾率。
第4步:攝入抗氧化劑。攝入方式任選其一:每天5杯綠茶;每天1塊黑巧克力;每天1杯紅葡唐,吃紅葡萄也有相同作用;確保每日5種果蔬。
第5步:減少壓力。掌握8種減壓秘訣:擁有親朋好友或終生伴侶;感覺壓力大時做深呼吸;盡可能地消除恐懼感;保持「我至少還有半杯水」的樂觀態度;積極努力工作,參與志願者及公益活動;笑口常開增壽7年;大笑擁抱增壽7年;生活有目標。

第6步:居安思危。其一,防止意外事故發生。過馬路前一定要左顧右盼;進入建築工地務必戴安全帽。其二,避免有潛在傷亡危險的任何活動。其三,參加年度體檢,有病及早治療。
第7步:常規鍛煉。建議每天運動30分鍾,最簡單的運動是散步,每天步行3公里,死亡危險減一半。
第8步:活到老,學到老。良好的教育與長壽之間關系密切。要長壽,除了經常鍛煉、健康飲食和不吸煙之外,還應該不斷地看書,學習新知識。
第9步:制定睡眠時間表。上床與起床時間雷打不動,與保持一定的睡眠時間同樣重要。固定的睡眠習慣有助身體張弛有度,自我修復。
第10步:常用腦。常動腦筋有助於做出更好的選擇,有益長壽。經常用腦也有助於防止老年痴呆症的發生。


        來源:搜狐社區

吃動物內臟有什麼好處?



關於吃「動物內臟」現在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它富含營養,不僅可以補鐵、補鋅、補蛋白質,改善視力,而且還有葯用價值,應多吃;另一種說法認為工業原料喂養加上激素催熟後的產物不利健康。那麼,動物內臟到底該不該吃,該如何吃呢?

  李先生有一個嗜好,那就是愛吃動物內臟,不論是雞肝、豬肝、豬肺還是羊腎,他都愛吃,除了下館子他愛點這些菜外,就是平常他也愛到菜市裡買這些動物內臟,回家自己做著吃,他認為動物內臟是動物的要害部位,營養價值最高,自然吃著「很劃算了」。與此同時,也有些人認為,家畜、家禽的內臟千萬不能吃,這里的「毒性」最強,因為現在家畜、家禽都是用工業飼料喂出來的,有些甚至還餵了激素等不應該喂的東西,而這些有害物質很多都沉積在了動物的肝臟上,所以吃了「絕對沒好處」。那麼,動物內臟究竟能不能吃呢?
  動物內臟有必要吃
  動物內臟含有豐富的鐵、鋅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D等,食用後,能有效補充人體對這些物質的需求。不僅如此,一些動物內臟像雞胗和鴨胗,因為其中的蛋白質與雞肉、鴨肉相當,而脂肪含量卻只有雞肉和鴨肉的1/5,可以說是一種很健康的食品,幾乎所有的人都能食用。正在長身體的兒童容易缺鋅,動物內臟更有必要吃。此外,一些用眼過度的人,常吃動物內臟也能有效改善視力。
  動物內臟,不僅是人們日常飲食中的美味佳餚,而且對治療人體的某些疾病也有一定的葯用價值。河南省中醫學院一附院的李學林主任葯師告訴記者,對於心慌、失眠患者,常吃豬心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而牛心則可治嗝氣、驚悸,豬胃可治虛勞、健脾胃、補腎,牛胃可治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羊胃可補虛益脾,豬肺可治肺虛咳嗽、咯血,牛肺可治吐血、咯血,羊肺可治肺瘺咳嗽,豬肝可治肝臟虛弱、夜盲症,豬腎可治腎虛腰痛、遺精、盜汗,豬腸可治便血、痔瘡,豬脾可治脾胃虛熱、消化不良等,而且由於這些都是通過食補來進行治療,其副作用微乎其微。
  食用小心 少吃為宜
  動物內臟雖然作用不小,但也不是可以無所顧忌地吃,呂全軍說這是因為現在的家畜、家禽全靠工業飼料喂養,這些飼料具有不確定性,一旦不安全食物被動物食用後,由於都要靠肝臟來代謝,一些農葯、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就會沉積在肝臟里,從而影響人的健康。另外,動物內臟過量食用,很容易造成維生素A和維生素D中毒。所以,動物內臟不能不吃,但要少吃,一星期吃上兩次即可,且每次每人的食用量不能超過50克。還有,由於動物內臟的膽固醇含量高,血脂高的人最好別吃,而較胖的人最好少吃動物的腸子,因為腸子的脂肪含量很高。
  此外,由於魚的內臟易污染變質且含有害微生物多,一定不能吃。
  除了動物的內臟外,動物的血也是不少人愛吃的食品之一,那麼,這種食品有多大營養價值呢?呂全軍說,家禽、家畜的血因含有豐富的鐵、氨基酸等物質,需要補充鐵的人像月經期的婦女,多吃動物血是很有好處的。不過為了節省成本和成型的需要,一些不法商販會往血里加些甲醛等有害物質,所以食用動物的血時,一定要特別小心。

       來源:溫哥華港灣

2012年2月26日星期日

中醫解讀春季如何護肝清火


春天主風,風氣通於肝,外風引動內風,易造成患者血壓波動,要多吃黃瓜等綠色蔬菜。
春季肝火旺易傷眼睛升血壓
著名中醫養生專家梅曉芳說,春季與肝相應,肝開竅於目,當出現肝火旺盛時,人們的眼睛最容易出現反應。春天因肝火導致的眼部不適主要表現為眼睛紅腫痛和眼睛發澀,其中眼睛紅腫痛,同時有煩躁、易怒、兩肋疼痛、口苦便乾等癥狀,多屬實火,人們可喝決明子茶、野菊花茶來進行調理;如果眼睛發澀,同時有腳心發熱、煩躁等癥狀,多屬虛火,人們可用枸杞或杭白菊泡水喝來進行調理。
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說,春天主風,風氣通於肝,外風引動內風,易造成患者血壓波動。加之肝臟在春季容易氣血妄升,所以高血壓就表現得特別明顯。為了避免在春季出現高血壓,人們在大風天里盡量不要外出,不要過勞、動怒、焦慮和抑鬱,多吃黃瓜等綠色蔬菜。
舌尖有潰瘍蓮子心除心火
在很多上火癥狀中,口腔潰瘍是最常見的癥狀之一了。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教授張艷提醒,如果舌尖發紅、起水皰或出現潰瘍,同時有心煩、口乾、便乾等癥狀,應考慮心實火所致。梅曉芳建議,除心火最好的食療方法是多吃一點苦瓜或用510克蓮子心泡水喝。
另外,還有一部分人入春后除了舌尖發紅外,並沒有嚴重的疼痛和潰瘍,而是睡覺容易被吵醒、手腳心發熱,這是心虛火的表現,這類人要以滋補為主。梅曉芳建議,用酸棗仁15克,枸杞、五味子各10克,一起煮水喝。
牙齦腫痛吃海帶除胃火
牙齦腫痛是春天愛出現的小毛病。梅曉芳提醒,除了牙齦腫痛外,還有口腔潰瘍、口乾便干、口臭嚴重等癥狀,應考慮胃實火所致。清除胃實火,比較有效的方法是將西瓜瓤和西瓜皮之間白色的東西切成絲,拌上鹽來吃。不過,由於立春以後還不是吃西瓜的最好時節,所以人們可以嘗試多吃涼拌的海帶或紫菜等食物。
另外,如果春天裡經常感覺口乾、口臭,且胃裡總像沒吃飽一樣,有點隱隱的疼痛,應考慮胃虛火所致。清除胃虛火,人們可以多吃木瓜或銀耳等食物。
大便秘結胡蘿蔔菠菜煮粥吃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賀娟提醒,春季有很大一部分人會出現大便秘結、皮膚乾燥等癥狀,這也是春季火熱上炎的典型癥狀之一,這類人可以喝點胡蘿蔔菠菜粥。具體方法是:取胡蘿蔔12根,粳米100克,菠菜適量,共煮至熟爛即可,佐餐食。
此外,如果肝氣在春天生髮不好,淤滯於內,隨陽化熱,就容易出現以痰熱內盛、情緒低落為主要表現的抑鬱症。這樣的情況一旦出現,可以喝甘麥紅棗湯。具體方法是:取炙甘草15克,淮小麥50克,紅棗10枚,水煎服。
穴位清火按行間穴和太沖穴
楊力提醒,行間穴(位於足背側,當第一、第二腳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是中醫師常用的瀉火穴位。對於肝火旺盛所致的兩肋發脹、嘴裡發苦等症以及心火旺盛所致的牙痛、口腔潰瘍、鼻子出血等症,都可以按摩行間穴。左右行間穴各按摩3分鐘即可。按摩后,可以順便按摩與行間穴緊鄰的太沖穴,清火效果更佳。

健康糾結:眼鏡要不要一直戴着?




核心提示:不少近視患者糾結於眼鏡該不該一直戴着,專家表示,中度以上近視的應該長期戴着眼鏡矯正,防止度數加深,但中度以下近視可根據需要選擇戴還是不戴。
近幾年來,由於課業繁重、電子設備過多、不良用眼習慣等原因,“四眼族”的陣容不但越來越大,還有越來越低齡化的趨勢。寡人每每看着二三年級的小朋友,每 個人都頂着碩大的眼鏡扮柯南,心裡總忍不住嘆息。關於戴眼鏡這個問題,想必有人聽說過這樣一種傳言:眼鏡要一直戴着近視才不會加深,時摘時戴眼鏡度數會一 直加深。但也有不少愛美人士糾結着一個問題:眼鏡戴久了,眼眶就會變形,眼珠還會往外凸,多醜啊!因此,在近視加深和眼睛變形之間,不少鄉親糾結了。
寡人的健康糾結
說到戴眼鏡這個問題,寡人不禁想到了中學同桌兼死黨的小瑩子,這姑娘是個超級愛美又臭屁的,近視度數600多,還堅持為了愛美不戴眼鏡,走在路上衝著她揮手打招呼,除非你在她視線範圍2米之內,否則絕對別想她能夠看得清你。相比小瑩子,寡人就是個規矩的好孩子,200度不到的近視,眼鏡卻天天都敬業地架在鼻樑上,美其名曰“給我給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關於戴眼鏡的問題,寡人也沒少和小瑩子爭執,她堅持認為眼鏡戴久了眼睛變形極度影響美感,而寡人則堅持眼鏡一會兒摘一會兒戴會讓近視度數加深,那麼到底是一直戴着眼鏡好,還是需要的時候戴比較好呢?
中度以上近視建議一直戴眼鏡
由於戴眼鏡的問題寡人和小瑩子從中學爭到大學畢業也沒爭出個結果,寡人於是向南方醫院眼科副主任董冰松取了取經。董主任認為中度近視以上的近視建議一直戴着眼鏡,這樣比較方便於生活,不會出現一些因看不清而造成的問題,同時也能避免近視度數的加深。那麼,多少度的近視稱為中度近視呢?董主任介紹,所謂中度以上近視是指300度以上的近視,如果近視在300度以上,最好是能夠一直戴着眼鏡。如果有的鄉親堅持認為不戴眼鏡比較不影響外形美觀,那麼就極有可能出現小瑩子那樣走路走到一半差點撞電線杆上去,或者路上平白出現一個小坑就直接不形象地狗啃泥了的情況,這樣不僅形象全無,還會對身體造成損傷的事情,寡人無論如何都認為是不合算的。
一直戴眼鏡會不會造成眼球突出
其實吧,像小瑩子那樣高度近視卻不願意戴有框眼鏡的鄉親,大多數都信奉一句話,那就是“長時間戴着眼鏡,會導致眼眶內凹,眼球凸出,顯得非常難看”。作為標準的愛美人士,小瑩子是一定不會允許這種狀況在自己的身上出現的,故,小瑩子就算在路上走三步摔一跤,也堅決不肯長時間戴着眼鏡,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但寡人詢問董主任后,董主任表示,其實長期帶着有框眼鏡是不會導致眼珠突出的,換一個角度說,眼珠突出其實並不是因為長期戴有框眼鏡的關係,而是高度近視的關係。
高度近視具有明顯的遺傳因素,國內調查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幾乎所有高度近視都有眼軸增長以及眼球后極處鞏膜的顯著變薄。在度數較高的例子中,這種變薄可以擴展到赤道部,但眼球的前半部比較正常。這種患者的眼球明顯增大,並且突出,加上眼軸增長,因此眼球突出會顯得更加明顯,從外表上來看的確非常影響美觀。因此,中度以下近視如寡人者就算長期戴着眼鏡,也是不會出現眼球突出的,而高度近視的鄉親如果出現了眼球突出的情況,那也是因為眼鏡自身的病變產生的外觀變化,和無辜的眼鏡是沒有關係的。
中度以下近視沒有必要一直戴眼鏡
董主任認為,中度以下即300度以下近視的鄉親們,完全沒有必要一直戴着眼鏡,因為一來中度以下近視不會因為看不清楚而對生活造成困擾或者危機,二來也不存在像中高度近視一樣不長期戴眼鏡矯正就會加深近視度數的危險。因此董主任認為,如果是度數比較淺的學生族,完全可以上課的時候戴眼鏡,放學回家以後就摘下,家長沒有必要一直要求孩子戴着眼鏡,當然如果有像寡人一樣本人願意一直戴着眼鏡的,也沒有必要硬性要求把眼鏡摘下。要不要戴眼鏡,完全可以按照本人喜好來決定。但是董主任也特別提醒,不能因為自己近視度數不高就掉以輕心,要知道,不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常常對着書本電腦一對就是幾個小時,不放鬆眼睛,也不注意眼睛的清潔和保護,近視度數也會加深。因此鄉親們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的眼睛哦!
寡人糾結的結果:
根據寡人向專業醫生請教的結果,一般中度近視以上的近視患者最好一直保持戴着眼鏡,這樣有助於矯正近視,不易使度數加深,同時,一直戴着眼鏡並不會成為眼球突出的原因,因此愛美的鄉親們不用擔心這個問題。至於中度以下的近視患者,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戴,不需要的時候摘,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選擇戴摘眼鏡的時機,但低度近視的鄉親們需要特別注意眼睛的保護和清潔,不能因為自己的近視度數低就對眼睛保護掉以輕心,導致近視程度加重。
來源: 39健康網

警惕!衰老來臨的5個信號

導語:每個女人都不希望衰老,但衰老是人的正常生理過程,那麼該如何判斷自己正在走向衰老呢,除了臉上的皺紋,有幾個很明顯的信號。愛美網小編告訴你衰老來臨的信號,還有應對方式,讓你抵抗衰老。
衰老是人的正常生理過程,也是每個女人都不希望的事情,那麼該如何判斷自己正在走向衰老呢,有幾個很明顯的信號。
除了臉上的皺紋越來越多,其實還有很多我們沒有注意的衰老表現,下面這些你注意到了嗎?
衰老是人的正常生理過程,也是每個女人都不希望的事情,那麼該如何判斷自己正在走向衰老呢,有幾個很明顯的信號。
腸道——不潔
你沒有想到-這個盤繞長達5-6米的傢伙竟然是你衰老最開始的地方的確如此,因為腸道是我們身體里重要的消化吸收系統,營養從這裡吸收,毒素、垃圾從這裡排出。
醫學專家指出,人體90%的疾病與腸道不潔有關,1天不排便等於吸3包煙。
衰老是人的正常生理過程,也是每個女人都不希望的事情,那麼該如何判斷自己正在走向衰老呢,有幾個很明顯的信號。
脊椎——駝背
35歲以後,脊椎、腰椎開始退步。女性渴望的S形身材,可不是說你的脊椎要變成S型。脊椎出現了側彎,就會帶來很多疾病。
女性與男性相比,發生脊椎側彎的人群是男性的3倍,脊椎側彎的女性特別脆弱,輕輕搬一次東西很可能就導致需要一個月平躺在床。脊椎疾病還可能影響到心腦血管疾病和心理健康。
調查發現:長期蹺二郎腿容易引起彎腰駝背,造成腰椎與胸椎壓力分佈不均,長此以往,勢必壓迫脊椎神經,而且翹二郎腿還會妨礙腿部血液循環,造成腿部靜脈曲張。
食療推薦:適當補充膠原蛋白和鈣質,多曬太陽!
牙齒——兔子的門牙
如果你發現牙齒變得比以前更長了,這不是因為它們在增長,而是因為牙齦在萎縮,甚至一部分牙根已經暴露在外。
門牙的平均長度一般在10-12毫米,隨着牙齦萎縮導致的牙根暴露,這個數字會增長到15-17毫米。身體機能的逐漸衰老造成了皮膚失去彈性,牙齦開始鬆弛。
最好的保護方法是使你的牙齦遠離細菌的侵害:每天保證刷牙兩次,同時用牙線配合清理。細菌帶來的牙齦病變會加劇牙齦萎縮的情況,同樣過度用力刷牙也會帶走牙齦組織,也要盡量避免。
鼻子——匹諾曹效應
鼻子是有美麗時限的,鼻子最美的時間是20-40歲。
40歲以後,你每天早上起床就會發現鼻孔下垂,鼻型改變,鼻樑也稍有下陷,甚至,你能感覺到鼻子比以前大了很多,所以,45歲之後,你不能再說任何謊話了!
這是因為,鼻子像其他軟組織(皮膚,脂肪和肌肉)一樣萎縮。隨着時間的增長,骨骼也會萎縮,沒有了骨骼的支持,這些軟組織就少了可供支撐的基架。
頭髮——越來越稀疏
正常狀況下,每個人每天都會脫落一些毛髮。但是如果發現頭髮稀疏變薄,並且已經退過了髮際線,或者毛髮脫落變薄的地方越來越大,這就說明你要重視這個問題了。
35歲以後,相同比例的男性和女性都會漸漸遭受頭髮稀疏的困擾。原因同樣與雌性激素的分泌有關,一直以來雌性激素被視為是毛髮生長的保護傘。
來源: 愛美網

讓你隨時隨地養腎的技巧

提踵可以牽拉腰背腿部的膀胱經腎經,輕震地面還可以按摩五臟六腑;用腳後跟健走可以刺激“腎經”穴位,防治骨質疏鬆症;推薦給大家8招保健按摩,輕鬆保護養腎護臟。

1.握固
將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於無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後屈曲其餘四指,稍稍用力,將大拇指握牢,如攢握寶貝一般。
握固可以固守精氣神在體內,平時走路、坐車、閑聊、看電視時都可以握固。

2.提踵顛足
提踵時五趾抓地,兩腿併攏,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立項豎脊,百會上領;向下顛足時身體放鬆,輕輕咬牙,先緩緩下落一半,而後輕震地面。
提踵可以牽拉腰背腿部的膀胱經腎經,輕震地面還可以按摩五臟六腑

3.摩腎腧
並腿坐於床沿,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發熱,分別按在後背腰部,上下按摩腰背腎腧穴,至有熱感為止。
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約200次,可補腎納氣。
4.三元式站樁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由身體兩側向前合抱於腹前,位置與臍同高,兩臂抱圓;同時兩膝微屈,重心下沉,兩膝關節微微向兩旁打開。背略弓形,胸要含,背要拔,腰背部略向後拱,命門穴打開。這樣前後、左右、上下都是圓,整個人顯得十分圓融。
這是一個補益元氣的基本站樁法。常做能使腎元充沛、筋骨勁強。

5.熱水泡腳
泡腳最適宜的時間是每晚79時,這是腎經氣血最衰的時辰,此時泡腳、按摩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環,達到滋養腎和肝的目的。
泡腳用的容器以木盆為好。泡腳水,不能太熱;以40℃左右為宜。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為宜。

6.深呼吸
做深呼吸時要選擇空氣清新的環境,盡量用鼻子吸氣。呼吸保持柔和、緩慢、均勻、深長。
6次深呼吸為一組。然後平息調整,可以再做。

7.撞背
《黃帝內經》中有記載,腎有久病者,可以寅時面向南身放鬆,身體後仰,用整個背部撞擊牆壁,用力適度,借撞擊的反作用力使身體回復直立,如此反覆進行,每次撞擊30下左右,每天可以做23次。
這樣可強壯腰腎、疏通經絡、循行氣血、平調陰陽

2012年2月25日星期六

怎樣才能吃飯不塞牙

2012/02/25 19:26


塞過牙的人知道多痛苦

吃貨們最恨飯吃到一半時,突然牙根一痛,一坨牛肉絲擠進後槽牙的縫里。你說繼續吃吧,嚼著每一口都是痛苦,你說伸手掏吧,當著一桌子人的面多不雅觀。找個背人的地方拿根牙簽趕緊掏,無奈折騰得嘴都張累了,牙縫里還是殘存著那麼一小點兒,舌頭能舔到,就是摳不出來,用手拽、用牙刷都不管用……誰能體會超級「塞牙人」的痛苦哇!
醫生說如果你開始塞牙了,基本上就說明牙噎有毛病了。別以為塞牙不是病,一口正常的好牙才不會動不動就截留食物呢,常塞牙的人也許是有齲齒,或者牙周病,或是牙齒磨耗得太厲害,或者治牙的時候不夠徹底——牙洞填得不好、鑲牙修復體形態不好等等。

牙周病來了 牙齒變鬆了

我們牙齒的根部是被牙槽骨固定著的,牙槽骨外面又包裹了一層牙齦,它們讓牙齒一個挨一個緊密地排列在一起,雖然咀嚼時牙齒之間並非一動不動,但基本上不會擠出縫兒來讓食物有機可乘。

但是如果不注意口腔衛生,食物殘渣產生的毒素就會慢慢地刺激牙齦發炎,頻繁發炎的牙齦又會刺激到牙槽骨,發炎的牙槽骨慢慢吸收,變得越來越低,包裹它的牙齦也慢慢萎縮,這樣暴露在外面的牙根就會越來越多,固定它的力量越來越小,牙齒就會慢慢松動。
也許這種細微的松動你平時根本覺察不到,可一旦要吃那些堅韌難咬的食物時,麻煩就來了。當你咬著一塊韌勁兒十足的牛肉玩命兒磨的時候,用的力氣是平時的幾倍,在上下牙拚命往一起用力時,松動的牙齒就被推開了一道縫兒,肉絲兒趁機往裡一擠,就在那安家落戶了,任你百摳不出。
所以如果你不想吃飯塞牙的話,首先得防牙周病,每天認真刷牙、每年一次洗牙是必不可少的,要知道牙齦一旦退縮可就長不回來了。如果一旦塞牙,請別用牙簽剔,否則只會加重牙齦損傷,最好用牙線。

牙齒用久了 磨損太多了

如果你對著鏡子研究下自己的牙,會發現上下牙的咬合面並不是平整的,上面有溝有坡還挺跌宕起伏的,這讓我們的牙齒變得更鋒利,食物一咬就斷。同時,它們還有另一個用途——食物排溢道,就是讓咬過的食物順著這道「溝」排出去,不要滯留在牙縫附近。
可是再鋒利的牙齒也禁不住日積月累的打磨,牙面上的溝槽總會慢慢地被磨平,尤其是夜磨牙的童鞋們和老年人。牙齒的咬合面越來越平,牙齒變得不再鋒利,切斷食物要費更大的力氣。上下牙之間的推力大了很多,即便你的牙齒沒松動,也會被推出一道縫兒,食物就塞進去了。另一方面,溝槽變平了,食物排溢道就沒有了,嚼過的東西滯留在牙縫附近不容易排出,使勁一咬,就把食物壓到縫兒里去了。
所以說,為了老的時候還能用自己的牙吃飯,咱平時得省著點用,別總吃那些難咬的東西,少點兒磨損保護牙面,少用力還能保護牙齒不松動。

成人也齲齒 壞在牙縫處

齲齒也是塞牙的一大原因。成年人齲齒,大多壞在牙縫部位,兩顆牙之間壞了個洞,吃的東西就全填進去了。這種牙縫齲齒還不容易補,如果補牙的材料跟旁邊的那顆牙之間接觸不緊密,或接觸的部位不好,就會導致塞牙,非常常見。其他一些牙科治療,比如鑲的牙跟其他牙齒接觸不好等等,也會塞牙哦。

如果你拔掉了一顆牙,切記不能讓那個位置空的時間太長,否則旁邊的牙齒都會慢慢地往這個方向生長,排列變得稀疏混亂,牙縫也就出來了。

智齒 這個愛塞牙的禍害

智齒是最容易塞的一顆牙了,因為大多數人智齒長得都不正,別的牙都是從下往上豎著長,可智齒經常從後往前橫著長,於是它跟前面的牙之間就出現了一道楔形的溝,吃啥塞啥。

另外,智齒經常是上面的噎萌出,可下面的還沒長,這樣上面的智齒就毫無阻力地「瘋長」起來,越來越長。長了一截的智齒「很礙事兒」,所以每嚼一次,對應的下牙就把它往裡推一下,食物就趁機塞進縫里了。

塞牙的危害大大的

很多人覺得塞牙只是讓人不舒服而已,其實害處多得多了。最直接的,塞牙之後會漲疼吧,時間長了你就不想用這邊的牙吃飯了,慢慢就造成了偏側咀嚼甚至進食障礙。
塞牙還會讓你口臭。塞到牙縫里的食物可不是那麼容易清除的,時間長了這些食物殘渣就開始發酵,產生大量的有害細菌,並且散發出讓人討厭的臭味兒。
更討厭的是,這些細菌還會慢慢地腐蝕牙齒,塞牙部位的牙根面和兩顆牙的鄰面慢慢齲壞,大約有一半的塞牙問題,最後都會引起齲齒,嚴重的還會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等。
上面說過牙周病會引起塞牙,其實塞牙也會引起牙周病,真是冤冤相報何時了。食物塞到牙縫里的時候,你感覺到疼,其實就是對牙齦造成了機械損傷,嚴重點兒還能造成輕微的撕裂傷。食物腐爛產生的毒素還會刺激牙齦發炎,牙齒出血,慢慢引起我們上面說過的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牙齒松動——這些都是牙周病的表現,最終導致牙齒不得不拔掉。很多牙周病久治不愈,就是因為每次塞牙都在加重損傷。

所有的塞牙都能治

很多人覺得塞牙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卻發愁它是個「不治之症」,除了剔牙什麼轍都沒有。但北京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科的方碧松博士告訴我們:所有的塞牙都可以治。現在有些教科書上也說有些塞牙沒法治,其實都是誤區。
塞牙的一種治療方法是填充。如果牙與牙之間有牙縫兒,不管是天生的,還是齲壞的,用專門的材料填上就可以了,就跟普通的補牙洞一樣,既安全又不影響美觀。
另一種方式是咬合調整。如果相鄰的兩顆牙看起來沒什麼縫,但還是塞牙,就要去調整它的咬合關系,讓你在吃東西的時候,上下牙之間不會因為互相推動的力量而產生縫隙。
醫生會用咬合紙來測試你的哪些牙之間「咬勁兒」太大,然後把這個接觸點稍微打磨一下,磨得鋒利些,咀嚼時就不用太使勁兒地咬;建立了食物排溢道,就會減少牙縫處的食物滯留,緩解塞牙。
如果是咬合位置問題,比如上牙的一個牙尖剛好對著下牙的一處牙縫兒,吃飯的時候經常把食物戳進牙縫兒里。這就需要把那個罪魁禍首——「杵臼式牙尖」磨鈍一點。
第三個方法,就是消除牙齒之間那些推來推去推出牙縫兒的力量。通常百分之七八十的塞牙都發生在最後面的兩顆大牙處。因為最後的那顆牙無依無靠,對面牙一用力就把他推了進去,牙縫就出來了。這時只要改一改牙面上的溝槽,給咬合的力量改個方向,問題就解決了。


        來源:人體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