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食品行業之“最”

食品大事回顧:盤點2013年食品行業之“最”
最鬧心超標案:
國內多省大米“鎘”超標
今年5月,廣東省食安辦公佈10地市上報的大米質量安全摸查工作,被檢測的大米中,共120批次被檢測出重金屬鎘超標,這些大米的生產企業分佈於廣東、湖南、廣西、江西等多地,事件引起全國性關注。
按食品安全標準規定,大米及米製品的鎘檢測標準值應當≤0.2mg/kg,但超標的產品鎘實測值多為0.21 mg/kg -1.12mg/kg,最多超標近6倍。
事件引發國內對我國土壤污染形勢的討論,根據中國水稻研究所與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10年發布的《我國稻米質量安全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稱,我國1/5的耕地受到了重金屬污染,其中鎘污染的耕地涉及11個省25個地區。在湖南、江西等長江以南地帶,這一問題更加突出。

食品大事回顧:盤點2013年食品行業之“最”
最毒“生薑門”:
毒生薑致下半年姜價飛漲
今年中,媒體曝光生薑種植大省的薑農使用一種名為“涕滅威”的劇毒農藥種植生薑,以減少蟲害影響。但此農藥50毫克就可致一個50公斤重的人死亡,雖然包裝有提示不能直接用於蔬菜、瓜果,但現實中薑農仍照用不誤的問題。
事件曝光後,惹起全國各地對“涕滅威”成分的檢測,在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就曾連續檢出並銷毀兩噸山東毒生薑,此外,在佛山、深圳、杭州也被檢出有毒姜流入。
在事件之後,廣州生薑價格開始飆升,根據廣州價格信息網11月通報的結果,部分市場的生薑價格已經到了20元/公斤,較6月時上漲了約1倍。
2013年食品行業之“最”

食品大事回顧:盤點2013年食品行業之“最”
最激“口水”戰:
農夫山泉與《京華時報》“掐架”
今年4月《京華時報》報導,農夫山泉產品瓶身標識的瓶裝飲用天然水浙江省地方標準(DB33/383-2005)是屬地方標準,該標準關於有害物質的限量甚至比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還要寬鬆。
對於媒體報導,農夫山泉通過官方微博高調回應,否認相關報導並聲稱產品質量高於國家現有的任何飲用水標準,更直指有關報導由其競爭對手、華南知名水企“策劃”的,隨後在各大媒體開始大篇幅的廣告轟炸。
與此同時,《京華時報》以28天發布67個版面的報導死磕農夫山泉,要求對方正面回應報導指出的問題。後來農夫山泉除了向法院提請起訴《京華時報》要求索賠外,還向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舉報其虛假報導。雖然目前事件仍未有定論,但這也可算是企業與媒體間最激烈的“口水”戰了。
最穿越角色:
飲料巨頭娃哈哈
跨界試水商業、白酒
去年底開出第一家杭州娃歐商場後,今年娃哈哈在跨界商業發展上鉚足了勁,對此,外界對此的質疑聲不斷,但前首富宗慶後卻非常堅持,並在今年7月再高調宣布要在明年開出5-10家商場,3-5年內開設100家商場。一、二、三、四線城市齊頭並進、自建與租用商場相結合、以國際精品商場、兒童專用商品商場及吃喝玩樂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的形式,快速推進娃哈哈零售業的發展。據報導,其在山西的首家商場也將於明年開業。
除了進軍商業外,今年娃哈哈還跨界“飲酒”,今年11月,娃哈哈與貴州省政府簽訂150億元戰略合作協議,獲得在茅台鎮的2000畝工業園,打造基酒基地、包裝車間,建立銷售公司總部。不過,此舉同樣受到外界的質疑。
最“狠”承諾:天地壹號陷入勾兌門
今年8月,本地飲料企業天地壹號被媒體指常年使用儲存不當或發生質變的隔年濃縮蘋果汁為原料,製作主打產品—蘋果醋飲料,併其涉嫌使用“三精一水”勾兌蘋果醋。
對報導,天地壹號董事長陳生馬上放出狠話,“要是誰能有本事在天地壹號裡檢測出醋精,我就把公司送他”,並一再承諾“車間沒有一滴醋精”。
最烏龍事件:恆天然肉毒桿菌事件
事件經過:今年8月,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公佈了可能使用受肉毒桿菌污染的新西蘭恆天然集團產品的企業名單,當中包括多美滋公司。隨後多美滋立即主動發出召回通知,召回相關產品。同樣因使用恆天然奶源存在潛在安全風險的可瑞康、雅培等知名品牌奶粉,也啟動了召回程序。然而,事隔近一月後,新西蘭方面卻通報稱,事件中發現的細菌並非可能致命的肉毒梭狀桿菌。雖然肉毒桿菌事件最終被證明是“擺烏龍”,但多美滋等知名洋奶粉的品牌形象及銷量卻因此大受影響。
記者點評:恆天然事件雖然烏龍,也曾令熱衷新西蘭洋奶粉的消費者一度放棄使用新西蘭奶源的奶粉,但事件最終結果的出爐不但令消費者對新西蘭奶粉的品質再度放心,也令他們對相關企業的主動通報、緊急召回及展示質控等行為感到安心。記者從該事件涉及企業多美滋處獲悉,為了重新贏回消費者的信任,多美滋已投入巨資,希望通過七大標準、監控與措施全方面向消費者展示每一罐多美滋產品的質量與安全; “產品追溯系統”也將於明年初上線,屆時消費者可通過掃描產品包裝上的二維碼或輸入產品批號,了解從奶源到成品各關鍵環節信息,而從現在的銷售情況來看,此舉頗有成效。

食品大事回顧:盤點2013年食品行業之“最”
最“土豪”收購案:
雙匯收購美國史密斯菲爾德
今年9月,國內肉製品龍頭品牌雙匯通過雙匯國際成功以逾400億元收購全美最大的生豬及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 Foods),成就中美企業間最大的一筆交易。
本次的收購對象史密斯菲爾德是美國最大的豬肉生產商,主要業務區域在美國、歐洲與墨西哥,擁有Smithfield等多個品牌,截至4月29日的2012年財報顯示,其年收入為131億美元,淨利潤3.61億美元。
在收購史密斯菲爾德不久,雙匯國際又宣布與墨西哥阿爾法集團(AlfaSAB)旗下冷凍食品公司SigmaAlimentos(又稱Sigma)簽訂協議,將聯手以現金收購西班牙食品加工企業mpofrio。有業內人士估計,未來被收購回來的兩家企業將被打包赴港上市。
來源﹕金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