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4日星期二

細嚼慢嚥有助降低飢餓感

人們常說,吃飯要細嚼慢嚥。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吃得慢確實讓人不容易有飢餓感,這有助減少熱量攝入,不過這樣做不一定能幫助體重超重的人減肥。

    
美國得克薩斯基督教大學研究人員近日在《營養學與飲食學協會雜誌》上報告說,為研究吃飯速度與熱量攝入之間的關係,他們招募了一組體重正常者與一組體重超重者進行試驗
試驗中,所有人都吃兩餐,一餐要求細嚼慢嚥,沒有時間限制,另一餐要求大口吞嚥,快速吃完。
      
    
研究人員發現,與吃得快相比,兩組人員在細嚼慢嚥後出現飽腹感的時間更長,更不容易出現飢餓感。
此外,兩組人員在細嚼慢嚥時喝水也比吃得快時要多30%左右。

    
不過,只有體重正​​常的一組在細嚼慢嚥時才見到熱量攝入“有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減少”。分析顯示,體重正常的一組,細嚼慢嚥時比快吃時熱量攝入減少88卡,而體重超重的一組,熱量攝入僅僅降低58卡。
研究負責人米納·沙阿教授說,體重超重的一組在試驗中熱量攝入減少幅度相對較少,可能是因為他們更加刻意地少吃。

    
良好飲食習慣或可改善哮喘症狀

    
英國新一期《自然·醫學》雜誌刊登報告說,動物實驗顯示,堅持高纖維飲食可改善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症狀,並減少肺部炎症。
這一研究再次證實飲食習慣對免疫系統確有影響。

     

    
哮喘患者的呼吸道格外敏感,受到刺激容易發炎導致呼吸道變窄,造成呼吸困難。
瑞士洛桑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報告說,近年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哮喘病例不斷增多,這可能與人們常食用加工食品而忽視果蔬、穀物等高纖維食品有關。

    
他們的動物實驗發現,膳食纖維會被腸道內的細菌處理後產生代謝產物“短鏈脂肪酸”,後者會進入血液循環並對包括肺部在內的免疫細胞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實驗結果顯示,長期餵食不同食物的實驗鼠腸道內細菌構成也不同,在常吃水果、蔬菜和天然穀物等高纖維食品的實驗鼠腸道內,能處理可溶性纖維的細菌更多,可以產生更多的短鏈脂肪酸,使老鼠肺部抗過敏能力更強。
而常吃低纖維食物的實驗鼠則更易患哮喘。

    
不良生活方式會增加女性患乳腺癌風險

    
乳腺癌發病率在不同族群間存在差異,歐美國家白人女性患病風險整體高於亞洲及非洲女性。
不過英國一項大規模研究顯示,這種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源自生活方式,遺傳因素並非主因。

    


英國牛津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癌症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對英格蘭地區超過100萬名年齡在50至64歲之間的女性進行了健康調查,其中有近6000名南亞裔女性和近5000名非洲裔女性,研究人員通過調查問卷、查閱醫療記錄等方式對她們的生活習慣、新生兒餵養方式及乳腺癌患病情況進行了分析。

    
結果發現,白人女性患乳腺癌的機率最高,與之相比,南亞裔女性的患病機率要低18%,非洲裔女性的患病機率要低15%。
進一步分析顯示,在影響患病風險的因素中,生活方式所佔比重遠大於基因差異。

    
具體來看,白人女性中僅有23%報告說不飲酒,而南亞裔和非洲裔女性有75%和38%不飲酒;白人女性的母乳喂養率不足七成,而另外兩者這一比例均超過八成;白人女性使用激素替代療法緩解更年期綜合徵的比例也更高。如果在計算中去除這些風險因素的影響,不同族群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則相差不多。



    
維生素E可延緩早老性癡呆症惡化

    
這是給早老性癡呆症(又稱阿爾茨海默氏症)患者的一個好消息:《美國醫學會雜誌》近日刊登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每天服用維生素E可有效減緩早老性癡呆症的
病情惡化。

    
先前有研究表明,一種叫做α-生育酚的維生素E能幫助中度嚴重的早老性癡呆症患者減緩病情發展,但從沒有在輕度至中度的早老性癡呆症患者中進行過類似試驗


來源﹕中華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