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敏教授表示,作為頸椎病的“好發人群”,伏案工作者腦力勞動強度大,往往需要連續工作幾小時,他建議不妨把工作時間分分段。“連續工作最好不要超過兩小時,年紀大些的則不要超過一個半小時,可以在中途倒個水、上下洗手間,或者遠眺窗外。”
房教授還提供了一個簡單有效的自我保健療法:先低頭,讓下巴碰到胸骨或者努力靠近,保持幾秒鐘後輕輕抬頭後仰,讓頸後部伸肌收縮放鬆。他表示,辦公室一族在忙碌的時候可以抽個2分鐘來完成這個動作,每15秒完成1/4個屈或者伸的動作,這樣一分鐘可以做兩個來回。每天完成兩三個這樣的“2分鐘療法”,頸部肌肉就能得到很好的休息。房敏教授強調,做這套操的時候講究“慢”,每個動作做到點以後保持三四秒,目的是鍛煉伸肌的功能。
盲目練習米字操帶來負面後果
對於網上流傳的“米字操”鍛煉頸脖法,房敏教授有著自己的見解。“米字操的鍛煉順序是上下、左右、前上、後下和側後下,除了前後的頸伸肌屈伸動作外,其他幾個動作的道理有限,如果盲目運動,可能還會帶來負面後果,所以還需謹慎。”
房敏教授表示,調理筋骨,以筋為先。最簡單的就是最有效的,不妨選擇可以隨時隨地鍛煉的方法,並且持之以恆。比如要鍛煉腰際,最好的方法是天天游泳,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未必可行。“不妨選擇倒走的鍛煉方式,如果能夠堅持下來,等到往後走幾乎感覺和往前走一樣,就會產生逆向的協調性,會產生讓意想不到的效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