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3日星期二

自帶午飯真會致胃癌?防胃癌從正確飲食開始



現在許多上班族都有這種經歷:每天從家裡帶昨天的剩飯,中午用單位的公用微波爐熱了吃,因為這樣很方便,而且在外面吃飯總擔心食物不干淨。近日,一條名為“吃隔夜飯菜胃癌風險高3.6倍”的微博在網上躥紅,使得“帶飯族”人心惶惶。該微博稱:“隔夜飯菜是煮熟後又放置了很久的,在細菌分解作用下,菜中的硝酸鹽便會還原成亞硝酸鹽,有致癌作用。”


自帶午飯真會導致胃癌嗎?

專家表示,自帶隔夜飯當午餐與胃癌沒有直接的聯繫,關鍵是注意飯菜的搭配。一些油炸、醃製或隔夜食物中會存在亞硝酸鹽,如果個人有不良飲食習慣,如喜好熏烤、高鹽、辛辣食物及酗酒,都會破壞和損傷胃黏膜,造成胃炎、胃潰瘍等疾病。然後,已經損傷和被破壞的胃黏膜再接觸這些亞硝酸鹽物質後,很有可能引起病變,導致胃癌。但是,目前對“吃隔夜飯菜胃癌風險高3.6倍”這種說法尚無統計學資料證明。
雖然尚未有科學論據證明自帶午飯真會導致胃癌,但大家也別掉以輕心,平時注意做好防癌準備還是好的。
那麼,日常如何防胃癌呢?
1)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若飲食不定時定量、暴飲暴食、進食過快過燙,對胃是一個損傷性的刺激,與胃癌的發生有一定關係。
2)不吸煙、少飲酒。吸煙能誘發肺癌已引起人們的共識。同樣。吸煙與胃癌也有一定的關係,煙霧中含有多種致癌或促癌物質,是食管癌和胃癌的病因之一。酒精本身雖不是致癌物質,但烈性酒會刺激胃粘膜,損傷粘膜組織,促進致癌物質的吸收,如果飲酒同時吸煙,其危害性更大。因為酒精可增強細胞膜的通透性,從而加強對煙霧中致癌物質的吸收。
3)改變飲食結構:少吃或不吃鹽醃、煙熏、油炸和烘烤食物如鹹魚、火腿、臘肉等鹽醃食品均含有較多的鹽,有損胃粘膜的完整性,同時這些食物在製作過程中可使致癌物質3-4苯並芘含量增加而促進胃癌發生。
4)不吃霉變食物,少吃或不吃醃菜。因此類食物中含有或能產生大量亞硝酸鹽和二級胺,進入機體後在一定條件下能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這類化合物是很強的致癌物質。
5)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多飲牛奶。新鮮的蔬菜、水果和牛奶富有維生素,可參與修復機體的天然屏障,阻止化學致癌物質在體內的合成。
6)積極治療與胃癌發生有關的疾病。如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異常增生、久治不癒的胃潰瘍、胃息肉等。
7)精神開朗,情緒樂觀,不生悶氣。



長期酗酒及吸煙:酒精可使粘膜細胞發生改變而致癌變。吸煙也是胃癌很強​​的危險因素,青少年時期開始吸煙者危險性最大。
尤其是以下幾種人更需要防胃癌
某些特殊職業:長期暴露於硫酸塵霧、鉛、石棉、除草劑者及金屬行業工人,胃癌風險明顯升高。
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患者家屬中胃癌發病率比正常人群高2~3倍。
長期心理狀態不佳:如壓抑、憂愁、思念、孤獨、抑鬱、憎恨、厭惡、自卑、自責、罪惡感、人際關係緊張、精神崩潰、生悶氣等,胃癌危險性明顯升高。
地質、水質含有害物質:地質為火山岩、高泥炭、有深大斷層的地區,水中Ca/SO4比值小,而鎳、硒和鈷含量高。火山岩中含有較高含量的34苯並芘,泥炭中有機氮等亞硝胺前體含量較高,易損傷胃粘膜。硒和鈷也可引起胃損害,鎳可促進34苯並芘的致癌作用。
飲食習慣不良:如飲食不規律、吃飯快速、喜高鹽/熱燙食品,喜食致癌物質亞硝酸鹽含量高的醃製、熏制、乾海貨、隔夜菜,喜食燒烤的紅肉、常食用霉變食物、少食新鮮蔬菜等。



來源﹕健康資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