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中國每年有超過28.7萬人死於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屬於高自殺率的國家。而且,自殺成為我國人群第五大死因。
家人患抑鬱症了,作為身邊人,能做些什麼呢?心理醫生建議,當發現家人有經常失眠、煩躁、情緒低落等表現時,要及早幫助其就醫,以免病情惡化至難以控制的地步。
這些信號家人要留心
抑鬱症患者殺害至親屬於擴大性自殺,“如果一開始干預、治療,可以預防發生這樣的慘劇。”
抑鬱症的典型症狀分為核心症狀、軀體症狀、伴隨症狀。她提醒若發現家人有以下異常表現,並持續兩周以上,應及早有所警覺,陪同他(她)到醫院心理科就醫——
情緒方面: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輕度時表現為悶悶不樂,無愉快感,凡事缺乏興趣。嚴重的會悲觀絕望,感覺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的抑鬱心境還具有“晨重夜輕”的特點,即情緒低落在早晨更嚴重,傍晚有所減輕,淩晨則是自殺的高發時間段。
行為方面:大腦反應變遲鈍,記憶力、注意力減退,學習或者工作能力下降,猶豫不決,缺乏動力,什麼也不想幹;自我評價降低,將所有的過錯歸咎於自己,產生無用感、無希望感、無助感和無價值感,自責自罪,嚴重時可出現罪惡妄想(反覆糾結于自己一些小的過失,認為自己犯了大錯,即將受到懲罰),反覆出現消極觀念或者行為。
軀體症狀:體重減輕或者增加(一個月內體重變化超過5%),經常失眠或睡眠過多,性慾減退、月經紊亂、食欲減退、腹脹、便秘等,還會有頭痛、胸悶等症狀,但做相關檢查卻發現沒有大的問題。
往往重度抑鬱症患者本身是不願意治療的,他們對治療缺乏信心,個別想著“死”,甚至會想著殺死至親的人;但是輕度和中度的患者,感到睡不著、煩躁等不適時,他們是有意願去治療的。也有部分患者覺得這種病“丟人”而不去就醫。所以,當發現家人有以上異常症狀,一定要及時陪他(她)諮詢專業醫生。

戲劇性好轉或是自殺信號
抑鬱症患者情緒的突然改善,要警惕為雙相情感障礙(即躁狂症與抑鬱症),同時還需警惕出現意外,這種明顯的戲劇性改善,有時給家人一個假像,其實可能是患者已決定通過並採用“自殺”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並向親人做一個最後的告別。
對於抑鬱症的治療手法,鋻於抑鬱症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闡明,病情複雜多變,應堅持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相結合,千萬不能擅自減少藥量或停藥。
哪些人群容易患抑鬱症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引起抑鬱症的因素包括遺傳因素、體質因素、中樞神經遞質紊亂及代謝異常、精神因素等。那麼,哪些人易患抑鬱症?
1、 由於體內激素的變化,孕婦或產後女性易患抑鬱症。
2、長期孤獨又不善於調節的空巢老人。
3、癌症患者長時間患病,容易得抑鬱症。患上癌症後容易產生絕望悲觀情緒,進而患上抑鬱症。而抑鬱症會降低免疫力,從而使病情更加惡化。
4、35歲-50歲之間的青壯年,這部分人工作和生活壓力比較大,患抑鬱症的比例較高。
5、那些有現患或曾患抑鬱症者的親屬,由於遺傳或家庭成長環境的影響,患嚴重抑鬱症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群的2倍。
來源:39健康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