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0日星期日

糖友手腳麻痛應警惕周圍神經病變性

糖尿病病人常常會有肢體麻木、感覺減退,就好像戴了手套、襪套等;或感覺異常,似乎有螞蟻在身上爬行、被針刺的感覺;嚴重時會出現感覺消失、對冷熱痛或損傷性刺激毫無知覺,甚至有些病人皮膚完好無損,但仍感覺某處皮膚或肢體異常劇痛,似火燒、火烤、刀割一樣疼痛,使病人痛苦萬分。
糖友手腳麻痛或因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性疼痛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並發癥之一,病變可累及中樞神經及周圍神經,者尤為常見。其中遠端感覺神經病變是最常見的病變,佔所有糖尿病神經病變的50%以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性疼痛除了可引起肢體疼痛外,還可引起肢體痛覺及溫度覺下降,對疼痛及溫度的感覺功能下降。
神經病變又會引起肢體血管功能障礙,從而引起缺血,再加上糖尿病病人癒合能力差,因此很難癒合,這也是糖尿病病人截肢的最常見原因。
1、痛性糖尿病神經病變性疼痛
痛性糖尿病神經病變性疼痛是其常見而較為嚴重的臨床表現之一,患者往往有不愉快的感覺症狀,如麻痛、燒灼痛、下肢電刺痛、刀割樣痛、接觸性痛等,這些症狀呈漸進性加重並累積。
2、慢性遠端對稱性神經病變性疼痛
這類的臨床表現包括:起病隱匿、漸進性,疼痛至少持續6個月以上;疼痛可表現為麻痛、燒灼痛、下肢電刺痛、刀割樣痛、接觸性痛等,症狀往往在夜間加劇,嚴重影響患者睡眠;患者往往合併感覺異常,如肢端麻木感、蟻行感、冷涼感、踩棉花感等。
曾經有病友形象地指出:“足部灼燒疼痛就像光著腳丫在炭火上走一樣。”由於疼痛難忍,患者的生活品質會變差,還可能損害到其他功能。
3、長期持續性的糖尿病周圍神經變性疼痛
此類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睡眠、生活品質,患者往往合併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如焦慮、緊張、多疑、失望等,在給患者帶來生理、心理困擾的同時也增加了社會經濟負擔。另外,該病除了可引起肢體疼痛外,隨著病情的發展,對外界冷、熱、痛及損傷性刺激感覺功能也會下降。因此,病人對外傷所引起的疼痛及高溫所致的燙傷不敏感或毫無知覺。
如何應對糖友手腳麻痛或因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性疼痛?
糖尿病痛性神經病變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並注意防止肢體損傷,否則不但截肢的幾率很高,而且還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足部護理,如有需要可進行有效心理疏導。
1、控制血糖:長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預防、延緩包括糖尿病神經病變在內的糖尿病慢性並發癥的發生與發展,嚴格而有效的控制血糖是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也是糖尿病神經病變治療的基礎。
2、要改善微迴圈:糖尿病神經病變屬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積極改善血液迴圈特別是微迴圈,提高組織特別是神經細胞的血供及氧供,可促使受損的神經細胞得以修復和再生。
3、營養神經治療:延緩或阻止神經脫髓鞘病變的進展。
4、預防和控制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危險因素:如控制血糖,糾正血脂異常,控制高血壓,戒煙戒酒等。
5、加強足部護理:鞋襪要柔軟舒適,最好不要穿皮鞋。冬天用熱水袋取暖時一定要注意水的溫度,不要太熱,以免燙傷。另外還可穿特殊的鞋以改變腳部的受力,從而減少腳部損傷。
6、心理疏導:患者應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必要時諮詢心理醫生,適當使用抗焦慮、抗抑鬱的藥物。
7、定期進行篩查及病情評估:酌情使用止痛藥、營養神經藥等藥物緩解症狀,必要時到醫院尋求專業幫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