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中醫學理論,通過刺激穴位可以改善經絡中氣的流向,但針灸還是有些相對禁忌需要注意。
根據中醫學理論,通過刺激穴位可以改善經絡中氣的流向,但針灸還是有些相對禁忌需要注意。首先中醫強調天人合一,人處天地宇宙間,受大自然影響十分巨大,人體氣血易受自然界影響而變化。《素問·八正神明論》中提到:“天寒無刺,天溫無疑。”天冷氣血凝滯,針刺會有不適,待氣候溫暖,衛氣外浮,氣血運行較為滑潤,此時下針就不必遲疑了。
元初名醫竇漢卿在其著作《標幽賦》中提到:針刺切忌“寒熱風陰”,“神不朝而勿刺,神舊定而可施”,即大寒大熱、大風陰晦等都不適合針刺,精神安定、精力充沛、沒有恐懼之後再進行針刺。《靈樞·終始》中提到許多針刺的禁忌,例如:“新內勿刺”、“已醉勿刺”、“新怒勿刺”、“新勞勿刺”、“已飽勿刺”、“已飢勿刺”、“已渴勿刺”等等,在在表明情智安定、氣血調順、飲食起居適宜等,也是針刺所必備的條件。孫思邈《千金方》中提到“凡汗已后勿灸”,《靈樞》中提到“無刺漉漉之汗”,表示汗后正虛之時不適合針刺。
氣血虛弱不宜針灸
人體氣血太弱時適針刺,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提到“諸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針。”諸小者就是體質太差的人,只適合調理,不適針刺。人在很累,還有病很重的時候,不適合針刺;竇漢卿的兒子竇桂芳在其著作《針經指南》中提到:“氣贏劣者,不可刺;久病篤危者,不可刺”,就是這個道理。
脈象與身體癥狀不符合的,也不可針刺,表明此時身體有恙,不刺為妙。如《靈樞》中提到“無刺病與脈相逆者”、“身熱甚,陰陽皆靜者,勿刺也。”也就是把脈可輔助判斷針灸的合適可否。
熱症明顯不宜針灸
還有,患熱病的人不適合針刺。什麼是熱病呢?一個就是嚴重上火,還有是因為感染時行之氣,如流感等,會有嚴重的熱病。《靈樞.逆順》中提到:“無刺熇熇之熱”,熱到發燒了,是不適合針刺的。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到:“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熱症若再用灸法,如抱薪救火,助長熱邪,會有火毒傷陰、變證蜂起之虞。
有些重要部位,針刺要小心,如《素問·刺禁論》中提到:“刺中心,一日死,其動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動為語……”“刺跗上,中大脈,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溜脈,不幸為盲;刺頭,中腦戶,入腦立死……”即說明針刺某些重要部位要特別小心。
針灸宜忌順勢變通
針刺的禁忌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如天氣寒冷,病人氣血虛弱,然竇漢卿在《針經指南》中指出:“然大寒無刺,令病人於無風暖室中,啜以粥食,飲以醪酪,令病人無畏寒氣,候氣血調勻,然後可刺。”若氣血或情緒不穩定者,晉朝大醫家皇甫謐在《甲乙經.針灸禁忌》中指出:“步行來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傾乃刺之。大驚大恐,必定其氣乃刺之。”也就是針灸的許多禁忌,在諸多客觀環境條件改變后,治療仍是沒有問題的。
根據中醫學理論,通過刺激穴位可以改善經絡中氣的流向,但針灸還是有些相對禁忌需要注意。首先中醫強調天人合一,人處天地宇宙間,受大自然影響十分巨大,人體氣血易受自然界影響而變化。《素問·八正神明論》中提到:“天寒無刺,天溫無疑。”天冷氣血凝滯,針刺會有不適,待氣候溫暖,衛氣外浮,氣血運行較為滑潤,此時下針就不必遲疑了。
元初名醫竇漢卿在其著作《標幽賦》中提到:針刺切忌“寒熱風陰”,“神不朝而勿刺,神舊定而可施”,即大寒大熱、大風陰晦等都不適合針刺,精神安定、精力充沛、沒有恐懼之後再進行針刺。《靈樞·終始》中提到許多針刺的禁忌,例如:“新內勿刺”、“已醉勿刺”、“新怒勿刺”、“新勞勿刺”、“已飽勿刺”、“已飢勿刺”、“已渴勿刺”等等,在在表明情智安定、氣血調順、飲食起居適宜等,也是針刺所必備的條件。孫思邈《千金方》中提到“凡汗已后勿灸”,《靈樞》中提到“無刺漉漉之汗”,表示汗后正虛之時不適合針刺。
氣血虛弱不宜針灸
人體氣血太弱時適針刺,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提到“諸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針。”諸小者就是體質太差的人,只適合調理,不適針刺。人在很累,還有病很重的時候,不適合針刺;竇漢卿的兒子竇桂芳在其著作《針經指南》中提到:“氣贏劣者,不可刺;久病篤危者,不可刺”,就是這個道理。
脈象與身體癥狀不符合的,也不可針刺,表明此時身體有恙,不刺為妙。如《靈樞》中提到“無刺病與脈相逆者”、“身熱甚,陰陽皆靜者,勿刺也。”也就是把脈可輔助判斷針灸的合適可否。
熱症明顯不宜針灸
還有,患熱病的人不適合針刺。什麼是熱病呢?一個就是嚴重上火,還有是因為感染時行之氣,如流感等,會有嚴重的熱病。《靈樞.逆順》中提到:“無刺熇熇之熱”,熱到發燒了,是不適合針刺的。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到:“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熱症若再用灸法,如抱薪救火,助長熱邪,會有火毒傷陰、變證蜂起之虞。
有些重要部位,針刺要小心,如《素問·刺禁論》中提到:“刺中心,一日死,其動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動為語……”“刺跗上,中大脈,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溜脈,不幸為盲;刺頭,中腦戶,入腦立死……”即說明針刺某些重要部位要特別小心。
針灸宜忌順勢變通
針刺的禁忌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如天氣寒冷,病人氣血虛弱,然竇漢卿在《針經指南》中指出:“然大寒無刺,令病人於無風暖室中,啜以粥食,飲以醪酪,令病人無畏寒氣,候氣血調勻,然後可刺。”若氣血或情緒不穩定者,晉朝大醫家皇甫謐在《甲乙經.針灸禁忌》中指出:“步行來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傾乃刺之。大驚大恐,必定其氣乃刺之。”也就是針灸的許多禁忌,在諸多客觀環境條件改變后,治療仍是沒有問題的。
來源: 大紀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