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9日星期一

遠離都市病--腰痛





都市人的腰疼大都因為腰肌勞損。腰肌勞損是指腰部軟組織,因慢性、損傷性病變所引起的腰腿痛等一系列癥狀。該癥是慢性腰腿痛中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長期從事站立工作的人群,由於持續站立,腰部肌腱、韌帶伸展能力減弱,局部可積聚過多的乳酸,抑制了腰肌的正常代謝,也可導致腰肌勞損而引起的腰疼。以及不正常的站、坐姿勢,束腰過緊等,都可導致腰疼。從事體力工作的人由於長期使用腰力,長時間強迫體位(彎腰、弓背)負重工作,使腰肌持續處于高張力狀態而令腰部疼痛,時輕時重,開始為間歇性痛,后為持續性,勞累時加重。

軀干在負重活動時,位置越低所重量越大,故腰部受力最大也最集中。軀干的穏定性主要在于脊柱,當脊柱結構失穩時,起輔助穩定作用的腰背肌將超負荷工作,以求軀干穩定。長期如此,肌肉即產生代償性肥大外,長期彎腰工作者,腰部肌持續呈緊張狀態,使小血管受壓,供氧不足、代謝產物積累,剌激局部而形成損傷性炎癥。如一組肌肉發生這種慢性勞損,必將使對應肌產生相適應的變化,以補償圓法部位病變后的功能障礙,稱為對應補償調節。如原發病變部位的肌肉經對應補償調節仍不能維持正常功能,則可使上、下或對側肌進行再補償,稱為系列補償調節。上述變化,在臨床上表現為一個部位腰痛可隨時間而向上、下或對側發展。 部分病人也可因急性腰部外傷治療不當,遷延而成慢性腰肌勞損


腰痛癥狀

1.無明顯誘因的慢性疼痛為主要癥狀。腰痛為酸脹痛,休息后可緩解,但臥床過久又感不適,稍事活動后又減輕,活動過久疼痛再次加劇。
2.在疼痛區有固定壓痛點,該點位置常在肌肉起、止點附近,或神經肌肉結合點。在壓痛點進行扣擊,疼痛反可減輕,這是與深部骨疾患區別之一。
3.有單側或雙側骶棘肌痙攣征。
4.可能有脊柱、側突或長期坐位、彎腰等工作史。
腰疼主要3大病因
腰肌勞損——腰肌勞損是一種慢性病,也是常見的骨科疾病。腰肌勞損主要是以腰部隱痛反覆發作,勞累後加重,休息後緩解等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疼痛可隨氣候變化或勞累程度而變化,時輕時重,纏綿不愈,所以專家提醒在日常生活過程中,對腰部有效的防護是很有必要的。
腰椎間盤突出——長期勞損、外傷、退行性病變等腰椎間盤突出時有發生,由於椎間盤髓核纖維環破裂導致髓核突出,壓迫神經引起患者出現腰部疼痛的症狀。尤其是患者在幹重活、長時間行走後腰部疼痛的症狀加重。
腰椎骨刺——長期勞損、外傷、不良的坐姿等都易導致腰椎骨刺的發生,患者開始出現腰背酸痛、僵硬、休息後明顯稍活動後反而好轉但活動過多則加重。

腰疼患者應有適當的保養
1應避免長時間看電視。在較小的居室內,不宜將電視機放得過高,而自己坐在矮的凳子上看電視,這時腰背部凸,頭頸向後仰,對頸椎及腰部都是不利的。
看電視時最好坐在沙發上或者靠背椅上,腰部也儘量放一個墊枕,頂住腰部。每天看電視結束時,應當以腰部不至於疲勞酸痛為宜。
 2睡覺的床舖應選擇硬板床或者在木板床上放較硬的席夢思等彈性臥具,睡覺時的姿勢以雙下肢稍屈曲位,側臥位為好。
3注意工作時腰部的正確姿勢;注意休息,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防止腰部受到外傷及寒冷等不良因素的刺激;適當進行體育鍛鍊,尤其是加強腰部肌肉鍛鍊。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減緩腰部肌肉和椎間盤的勞損。
4已經有腰痛症狀者,應當減少工作量,適當休息;腰痛症狀較重、發作頻繁者,應當停止工作,絕對休息,而且,最好能臥床休息。
5腰疼的時候首先要注意改變生活方式,不適宜穿帶跟的鞋,有條件的可以選擇負跟鞋。日常生活中應多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減少腰部承受的壓力,減輕疼痛。
腰肌勞損導致的腰痛,可通過生物電緩解及治療
普通的按摩推拿對舒緩腰痛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易根治,如要治理好腰痛當然要針對性的治療。我治理過不少腰痛患者,各種腰痛的情形都有﹕除了腰肌勞損外,還有腰部神經痛、腰椎問題、腰椎骨剌等等。當然,不同的痛要有不同的治療方法。
,這些手法不但是用在按摩推拿上,在用生物流電時也是要用的手法,同時當然離不開用生物電在重點穴位上的著重剌激,由其委中穴的剌激手法與別不同。因為委中穴有很厚的肌肉與筋,所以其穴的剌激與按壓時不能與別的穴位一樣,否則無法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其治療方法與治療膝部疼痛有些相似。
腰痛一般都會在膽經上著重推按,但如果僅僅是讓患者平躺否側平躺在床上推按是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所以這就要找有經驗的治療師來治理才能事半功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