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國際望遠鏡」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國際望遠鏡」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8月30日星期五

父母該不該為嬰兒儲存臍帶血 德國為何不提倡





自從臍帶血幹細胞療法概念出現,不少國內父母在廣告宣傳下,花高額資金為嬰兒儲存臍帶血,以備將來不時之需。記者從德國衛生機構了解到,目前德國有10多家提供冷凍儲存臍帶血服務的臍血銀行。這些臍血銀行自稱已為10多萬父母儲存了初生兒的臍帶血。但政府機構及德國聯邦衛生部等官方機構多次表示,並不提倡存臍帶血,主要理由有:
其一,臍血銀行的宣傳資料中,廣告佔主導因素。實際上,若將來孩子患上血液疾病,儲存的臍帶血幹細胞是不能使用的,因為其血液中存在疾病基因。同樣,也不能提供給他人使用。
其二,幹細胞療法還沒有得到證實。據稱,200811月,一名2歲男童因心臟問題導致大腦受到嚴重損傷,最終變成植物人。之後,患兒在德國波鴻大學醫學院通過幹細胞療法的治療後甦醒,並能走路、說話。但波鴻大學首例臍帶血幹細胞治療方案的效果,現在也難下結論。實際上,可通過公共臍帶血庫獲得臍帶血,或採用骨髓移植方法代替。
德國也有公立性質的臍帶血庫,讓公眾捐贈臍帶血,免費保存。捐獻人的臍帶血中提取出來的幹細胞,會進入面向全歐洲公開的幹細胞血庫網路。任何有需要的人都可得到幫助,捐獻人或其親屬有優先權。
其三,德國醫學專家認為,任何在未來會有使用價值的細胞,都要儲存在零下180℃的環境中,這樣才能保存25年。而且,長期儲存的臍帶血幹細胞本身是否無害,還沒有得到證實。歐美衛生研究機構研究顯示,個人在20歲之前使用臍帶血的幾率很小。
此外,德國《明鏡》週刊近日指出,臍帶血的功效被一些公司誇大,並不是孩子的救命靈丹。因此,德國保險公司不會承擔報銷臍帶血儲存的費用。

來源:《生命時報》

2013年7月20日星期六

請關注自閉症兒童(二)

有這樣一群孩子生活在我們中間:雖然和你近在咫尺,卻讓人覺得就像星星一樣遙遠。他對你視而不見,一天到晚拿著玩具車的輪子轉啊轉,對別的都不感興趣;他可能踮著腳尖走路,就像沒有適應地球的重力,又怕發出響聲把自己驚醒;他對周遭一切都毫無反應,有時會莫名其妙地發笑,或者反復問一個簡單的問題:'今天星期幾?'答案必須是他認定的'星期三',否則就听不見。他們像中了咒語,被封閉在一個我們無法知道的夢魘裡。”這段話中所描述的一群孩子其實就是現在被稱為“自閉症”的孩子。由於他們的內心世界外人難以理解,因而被稱為“星星的孩子”,學名為“”孤獨症”。










不同的自閉症兒童有不同的症狀,但主要特徵表現為:說話晚、反應遲鈍、不合群、不懂得怎樣與人交往和溝通;有的伴有智力發育落後、存在認知、感知缺陷;有怪癖、興趣範圍狹窄、行為方式刻板僵硬、長時間遊戲方式不變、缺乏對物體的想像及靈活運用它們的能力;注意力渙散。也有一些患孤獨症的孩子智力發展不平衡,對某一方面很敏感,有突出的表現,比如在音樂、繪畫、機械上;而在其他方面就很差,尤其是與人交往的能力與年齡很不相襯。需要說明的是,越是這些“局部”聰明的孩子,他們的精神問題越是容易被父母忽略,從而會延誤早期干預。隨著年齡的增長,比如到青春期、成年,有的可能還會伴隨著其他的一些症狀表現。

多數自閉症兒童在二、三歲就有明顯的異常表現。其發病原因不明,儘管全世界的科學家和醫生從遺傳、神經生物學和社會心理因素作了大量研究,但迄今仍未能闡明兒童自閉症的病因和發病機制。目前多數學者認為此病是生物-心理-社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幸可能“遭遇”了這種病,父母該怎麼辦?是選擇放棄、逃避、默默承受,還是理智、平和、坦然地面對現實,以愛和理解給孩子實實在在的幫助?因為,面對這些孩子,父母真的沒有理由強求什麼,唯一能做的就是調整自身、依據他們自身的發育狀況,用愛心、耐心幫助他們,協助他們最大限度地改善現狀。
要走出觀念上的“誤區”
當懷疑、證實孩子是自閉症的時候,父母們的表現具有一定的社會普遍性。首先,刻意隱瞞實情,家長們最先想到的,不是今後孩子的發展問題,而是考慮自己怎樣去面對親友、同事、鄰居的異樣眼光,殊不知這樣下去,就很難讓孩子得到及時有效的診治和訓練,就會錯過最佳的訓練時間。做父母的精神受挫是可以理解的,但為了孩子的將來,一定要擺正心態,勇敢地把孩子帶出去,給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和空間。
不要過早定性
孩子有一些異常表現,但父母四處求醫,就是求證不出孩子到底是不是得了自閉症。這時父母怎麼辦?明智的做法是不給孩子定性,把他們作為正常孩子來看待,給予相應的教育,朝著正常的方向引導。同時降低自己的標準,送孩子進普通的幼兒園,為了不給孩子“不如別人”的感覺,父母可嘗試把4歲的孩子放在3歲孩子中間、3歲的孩子放在兩歲的孩子中間,讓他和自己起點差不多的孩子在一起,不給他造成太大的精神壓力。
不要過分心急
當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症後,有些家長會失去理智,千方百計地用各種方法甚至是一些迷信的做法來試圖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結果,非但沒有讓病情得到改善,反而增加了孩子的異常脾氣,甚至乾脆不再配合訓練了。這些都不利於孩子的康復。
具體策略:父母在家中如何幫幫孩子緩解“孤獨”?
自閉症兒童的治療和早期干預,離不開制定個性化訓練計劃。很多時候需要專業人員指導。但在家中,父母同樣可“主動出擊”:
 
1)與教育“掛鉤”
對於自閉症孩子的康復,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教他們學習生存的技能和與人交往的規則、方法。爸爸媽媽不妨把他們看成是正常的孩子,營造一個讓他們學著自己照顧自己的氛圍,比如自己穿衣服、穿鞋,自己吃飯,自己洗手、洗臉;學習適應環境和與人配合。但設定的目標應貼近孩子,同時把這個將要達到的目標分解成一個個細小的目標,一點點地、分步驟去實現,使他們稍稍努力就能看到成果;之後反复練習,將成果鞏固下來。如果設定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標,百分百地會令孩子產生挫敗感,使他們剛一起步就退縮回來,欲速則不達。因為,對一般孩子來說很容易學會的生活技能或短時間內就能養成的良好習慣,孤獨症孩子卻要學習半年或更長的時間。所以,爸爸媽媽在心裡給孩子定的標準一定要比同齡的正常孩子低很多,急躁情緒和攀比心理萬萬不能有。
教這些孩子有意識地與人交往,先要讓他們對交流感興趣。比較好的方法是長久地和近親的人在一起,耳濡目染親人的手勢、動作、語言、表情、相互表達和回應的方式、交往的技巧;耐心地給孩子反复示範,一次次地引領孩子模仿。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爸爸媽媽最好能將日常生活的內容與訓練結合起來,變枯燥的訓練為有趣的遊戲,逐漸讓孩子感覺到這是個很好玩的活動,進而對父母即對“人”發生興趣。孩子得了孤獨症,既不是爸爸媽媽的錯也不是孩子的錯。父母應說服自己與自卑心理“絕緣”,帶孩子走出家門,到處看看;幫助他找到小伙伴,在與小朋友相處的細節上給予及時的指導,擴大其生活範圍。這對孩子萌生交往的願望很有好處。
2)時刻和孩子說話
自閉症孩子絕大多數語言發育遲緩,有的甚至喪失語言能力。他們面臨的共同難題就是學會說話,利用孩子吃飯睡覺以外的所有時間教他說話,是家人不能迴避的現實,而且要持之以恆。語言訓練可分階段進行。比如,前期準備階段教孩子模仿父母的口部動作,像張大口、閉嘴、打哇哇、伸收舌、彈響舌、舔舌、咬舌、模仿發聲等等,以鍛煉口、舌、唇、齒的靈活性。讓孩子知道聽指令做事,理解某些動作的意義———拍拍手錶示高興、擺擺手錶示再見、拉拉手錶示友好。有了這個基礎,就可以開始下一步“發單音”的訓練了,比較有效的方法是和孩子的生活結合起來,從稱呼最親近的人“媽”開始學發唇音;在拍一拍、抱一抱、打一打的動作中學習爆破音;借助孩子喜歡的食物和玩具學習一些詞彙,如糖、梨、棋。在此過程中,注意培養孩子的目光注視及與父母的對視,使之能模仿爸爸媽媽的口型發音。如果孩子的發音不准確,沒必要在短時間內刻意糾正,以防影響他的學習興趣。當孩子的單音字說得比較好了,就可以著手教他學雙音節詞語了,並將認知滲透其中,依靠實物和圖片,教孩子會說“杯子”、“麵包”、“橘子”、“猴子”。有了這些“鋪墊”之後,再對孩子做簡單的問答訓練,目的是讓他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學習溝通。
3)感覺統合與信息刺激訓練
對來自身邊的信息,自閉症孩子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源於他們大腦發育的偏差。適當地對孩子做一些感覺統合訓練,如爬、盪鞦韆、走平衡木、跳繩,這些簡單易行的活動都可以在家中進行,對改善其反應遲鈍和動作不協調有一定的好處。
絕大多數自閉症孩子自我封閉,拒絕任何新東西、新變化,缺乏主動性,但對他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很執著。因此,爸爸媽媽要善於發現並捕捉到孩子的興奮點,對他感興趣的事情給予多方面的信息刺激。如果孩子喜歡反复玩水,媽媽不妨為他準備熱水、冷水、溫水,和他一起細細地感知;了解水蒸氣、水、冰幾種不同的水的形態;借助打開水龍頭的角度不同,讓他體驗水流大小的變化;準備一些瓶瓶罐罐,洗澡的時候任孩子將水從一個瓶子倒到另一個瓶子,感知容量的多少;把裝有水的瓶子和空瓶子放在水面上,讓他明白什麼是沉、什麼是浮……假如孩子對音樂、繪畫或機械很投入,爸爸媽媽最好能為他創造一個氛圍,把與之有關的信息蒐集起來,講給孩子聽、和他動手做。以此為突破口,把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其他信息及時傳達給孩子,借助多方面的信息刺激消磨他們身上某些刻板的行為模式。




北京安定醫院兒科主任 崔永華

請關注自閉症兒童(一)



用鏡頭記錄生命 用健康詮釋生活
美國著名現實主義作家傑克•倫敦曾經說過:“一個人來到這個世上不容易,無論如何不能對不起生命。”用鏡頭記錄生命,用健康詮釋生活。在這裡,我們只為造就生命健康而拍攝。















有人說,因為上帝太愛這些孩子,所以把他們留在了自己的世界裡,這樣在天堂裡更容易從芸芸眾生中把他們辨認出來。

自閉症的孩子,他們的世界單純而沉靜、沒有任何世俗的塵埃,他們被稱作“星星的孩子”,他們就像來自於遙遠的星球,孤獨地生活在我們這個世界裡。他們在這個陌生的世界裡沒有存在感,如果你不去觸碰他們,他們一整天甚至可以一動不動。
還記得《海洋天堂》這部電影嗎?90分鐘的海洋天堂,像一部溫情細膩緩慢而又充滿感情的童話故事,用近乎平白淡漠的描寫講述了一個單身父親(李連杰飾)幫助自閉症兒子(文章飾)慢慢學會獨立生活,最終兒子在朋友們的幫助下終於能夠勇敢而孤獨地生活下去。
那麼現實中的自閉症兒童生活是怎樣的?他們的世界離我們有多遠?
據國際自閉症組織統計,每150個新生兒中,就有1個泛自閉症者。中國目前至少有70萬自閉症兒童,且發病率逐年上升。
上帝給他們關上一扇門,就會再給他打開一扇窗。自閉症的孩子往往有著某些驚人的天賦。有“人肉照相機”之稱的英國自閉症天才畫家Stephen Wiltshire有一種神奇的本領,在一個陌生的城市,他只要在街上轉一圈,就可以把街景建築全都像電腦一樣事無鉅細地儲存下來,​​再用畫筆還原出來。從2005年以來,Stephen Wiltshire憑藉記憶畫過全世界八座城市的全景,分別是東京、羅馬、香港、法蘭克福、馬德里、迪拜、耶路撒冷和倫敦。在畫畫之前,他所有的準備就是搭乘直升飛機繞城觀察。
而另一位自幼患有自閉症的坦佩.格朗丹(Temple Grandin),擁有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畜牧科學碩士,並於一九八八年獲得伊利諾大學的畜牧科學博士學位。她是當今少數的牲畜處理設備設計、建造專家之一。她在此專業領域中,發表過上百篇學術論文,並經常性地巡迴各地發表演說。
目前為止,自閉症可以通過有效干預訓練和藥物治療來緩解病情,不少孩子經治療後,能夠進入普通學校學習,逐步融入正常兒童。自閉症的家長們經受的考驗也不是常人所能體會的,從懷疑、震驚、焦慮到接納、平靜,幾乎無一例外,因為對孩子的療育是一個馬拉鬆的過程,沒有一蹴而就的捷徑。
在這些星星的孩子眼中,這個不屬於他們的世界單純而美好——關注自閉症兒童,關注他們的家庭,一起去呵護他們眼中這個美好的世界。

摘錄自騰訊健康

2013年7月18日星期四

農藥的禍害(二)污染乃萬惡之源



在″農藥的禍害″中我曾提及,美國政府為來自中國的新移民驗身,發現他們體內含有四至五種重金屬,尤其含鉛量遠遠超出安全標準,當地專家表示:含鉛量已高至不能接受並為此感到憂慮!估計是中國移民因長期進食受重金屬污染土壤種植出來的瓜果蔬菜,導致體內出現不尋常高含鉛量,來自其他國家的新移民並沒有這種情況出現。


















中國現時的,空氣,農田,水源,污染已極之嚴峻。霧霾空氣若肯痛下決心提升汽油品質,嚴管工業排放尚有可能改善之外,剩下的農田與江河污染已難以挽救,能夠停止惡化已經於願足矣!
破壞水源根本是萬惡之源,農田需要江河水灌溉,當水源被污染,土壤必然直接受害,種植的農產也自然吸收有害物質,人類必然是最終的受害者。
這三十年的改革開放,造就一窩蜂污染工業進駐,對江河水源造成的瘋狂傷害,土壤已長年積聚吸收有害化學物與重金屬,惡劣程度想要回復舊觀簡直是天方夜談!專家指:中國大陸在五百年內泥土不斷種植演化更新,之後土壤才有恢復原始風貌的可能性,聽來真有点觸目驚心! 
今天困局不外乎幾個原因:官員思維邏輯出問題,與商人勾肩搭背稱兄道弟,執法自然寬鬆繼而獲取不俗酬庸,造成商人埋沒良知急功近利,污染企業的投資者,當然明白水源必受惡果,改革之初商人心態都自感是匆匆過客,當以回報快速與利字先行,發覺無後顧之憂並趁此良機大展拳腳,於是乎大量污染工業沿著江河設厰生產,全球都已拒之門外的厭惡性行業,在這裡竟然找到最後的一片樂土。
大陸政府若不痛改前非,民眾除非能遠走他鄉,否則水源污染的毒素,和包含重金屬的農產,與及霧霾空氣中傳播的病毒它們是不會止步於權貴之前的!

2013年7月15日星期一

華夏遍布癌症村

                        0






中國環保部終於在今年二月七日終於公開承認「癌症村」確實在中國存在,癌症村一詞首次出現在環保部門的文件中,消息一經公開即時引起公眾關注。
這顯示環保部已承認污染導致人民罹患癌症,同時顯示該議題已引起公眾的注意。報告指出﹕中國現時生產使用有紀錄的化學物質高達四萬多種,其中三千多種化學物,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會造成極嚴重危害,現己列入「危險化學品」管制。報告承認﹕已開發國家所淘汰或限制的部分有毒有害化學品,在中國仍大量生產和一直使用。
明知高危,仍要人棄我取?








大陸每四人離世就有一個死於癌症,每年有
270萬人死於癌症,過去三十年癌症死亡率上升了80%!今次中國政府願意開誠布公,(數字雖有隱瞞)己屬難能可貴。
「癌症村」村民眼見維持生命的水源被污染,不斷有村民患上癌症,上訪索賠欲無人理會,在當地追究簡直是妄想,而且必遭報復,只能坐視親朋一個個離去,自已健康也日漸惡化,真的是何等憤慨!假如民眾做出超激烈行為,都是當權者咎由自取。
地方政府常以虛假的環評佈告出台,說什麼水源無毒已達飲用標準,民眾總是嗤之以鼻!只會當相反詞理解。政府罕有地開誠布公(數字雖有隱瞞)己屬難能可貴。
工業發達並沒有讓基層百姓受惠,企業老闆破壞土壤水源卻毋須負責,更可隨時拍拍屁股走人,村民卻要承擔無休止的後果,這是何等的不公平。








污染是經年累月長期積聚,土地難以回復舊觀也無法復耕,水源污不但清澈無望,而且是癌症來源,你看這是否適宜飲用呢
?換言之,是外來者嚴重透支了村內的發展資源,缺乏資源自然前景暗淡,村民已感翻身無望。
盲目追求GDP,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09年知名中國環保調查記者鄧飛公佈﹕一百多個癌症村Google地圖,引起中外媒體關注。如今癌症村已增加至459個,並且有向中西部漫延的趨勢。他續指除江河外,另一同樣重要的地下水源,假若污染的問題不妥善解決,不單止人民死亡激增,勢將拖垮全國的醫療體系。









山東濰坊向地下排工業廢水。(網絡圖片)

海南島一小區旁邊排污口。(網絡圖片

最近
''污染焦點''的重大報導﹕地方媒體正報導工廠是如何排放有毒污水流入地下水後,如何轉化為水源污染。民眾要告沿岸工廠,指控他們污染水源,結局必然敗訴,企業就是當官的財神爺,官員早被企業綁架,並且成為他們欺凌百姓的看門狗。
癌症村遍佈華夏,神州大地已無靜土,當權者若再掉以輕心,億萬國人恐無立錐之地,惟有再度淪為東亞病夫。

地方官員為了自身利益,給污染企業大開綠燈,理由是「經濟發展穩步上,環保就要讓一讓。」地方官急功近利,為了實現升官發財,管你百姓死活,這些貪官撈足油水之後,舉家移民西方國家,享受青山綠水和自由民主,身後卻留下千瘡百孔,農田,河流,空氣,污染之嚴重,已無一倖免,變作殘山剩水引發怨聲載道,一概與這些禍國離任官員無關,所謂為官一任,禍害一方!
癌症村莊多數鄰近主要河流,多個世代以來,人們都群居於此,改革開放的寬鬆政策自然吸引希望獲得豐富水源的污染工業進駐,工業污染水源造成癌症村的成因已是無容置疑。






媒體對癌症村的報導最早出現在98年,接着是09年於網上一幅癌症村地圖,只要經媒體披露的癌症村位置很快會標註於地圖上,幾百個遍布於除了西藏與青海以外,經濟越發達癌症村就越多,死亡率就越高,地圖有如一面照妖鏡,影照著中華大地人治之下的荒謬事情。
官商勾結早已是潛規則,出了問題必定官官相護,愛國愛民只是掛于咀邊的口頭禪而已,一個事事作假的國度,愛國之情又豈會是真的呢?
今届中央首長上台就大聲疾呼打擊貪腐,樹立清廉,似乎要挽長城於既倒,誰知言猶在耳,公費飲飲食食仍舊不遺餘力,官僚系統普遍都慣以為常,習非成是,若要觸動他們的利益相信比觸動靈魂還要難!
與江河同樣重要的地下水源,有缺德企業鑽探地底將大量工業廢水傾倒於地底之中下,為逃避最近環保局的雷厲風行,從前的過份寬鬆如今再難以馬虎了事,需要達標必須投放大量財力資源改善設施才能應付,污染企業的環保開支非常沈重,為了省錢賺錢想出這絕世屎橋,為一己私利竟惡向膽邊生,置億萬黎民性命于不顧!比汪洋大盜罪大千倍,我們又怎能讓這始作″孽″者消遙法外!
政府若不盡速補救,剩餘的乾淨水源,引發起的無窮無盡的災難,將勢難倖免!

2013年3月16日星期六

日本女人吃不胖的5大飲食法則


1、每週必吃的5類食物
在日本,大部分日式料理都以魚類、豆類、稻穀類、蔬菜及水果這5大類食材為主,雖然品種簡單但她們可以相互搭配做出許多有變化的菜式,而且卡路裏的含量也比較低。據日本相關部門統計,僅僅這5款簡單食材,日本女生每星期就可做出超過100種以上的不同食物,這遠比起西方國家每星期30的種多出兩倍以上。
2、盛食物的容器很小
吃過日式料理的人都知道,日式食品的容器一般都比較細小,當然裏面所盛的食物就更少更小了。當你進食時,看到一堆盛著食物的不同式樣的容器堆在面前,首先在心理上也會產生“這麼多食物要少吃點吧”,從而幫助控制進食的分量。
3、簡單烹調
日本家庭大都會選用自行烹煮的高湯作調味,原材料主要是海藻或豆腐、魚類等,營養十足之餘又不會有太多人工化的高濃度調味料。利用自家的高湯煮食,一般就不再添加調味品,烹調方法比歐美、中國更加簡單,營養也得到保存。
4、以吃米飯為主
以米飯配以蔬菜、豆腐或魚,除了容易有飽腹感之外還可吸取均衡營養,這比起吃麵食包括麵包、西餅等更不易致胖。
5、早餐最重要
在日本文化中早餐是三餐之中最重要的一餐,所以一直以來日本婦女每天早上都要為家人準備豐富又健康的早餐,每碟每碗都是精緻味美。而目前的科學又已經證明,三餐中早餐不僅對健康最重要,而且還是最不易發胖的一餐。
日本女生最愛吃的3瘦身食品
1 魚:豐富Omega-3有益健康
據統計,日本人食用魚類的分量佔到全球的10%;在日本人的一日三餐中,魚擔當著重要的角色,除魚生、壽司外,用魚烹煮的面豉湯、天婦羅及各類烤物、炒物等,都會經常用各種魚做原材料。研究指出,魚類含有豐富的Omega-3成分,對預防各類心臟疾病都甚有功效。
2、蔬菜:高纖維防宿便
蔬菜的營養價值很高,尤其是日本人偏愛的海藻類蔬菜,當中的營養成分就更為豐富。其中以紫蘇、紫菜等為最常吃,不論是製作壽司還是面豉湯、拌飯吃等,都少不了紫蘇和紫菜。紫菜除了卡路裏含量低,當中更有高達30%的蛋白質,並含有的大量的碘可中和血液,再加上高纖維的特性,可有效促進腸道蠕動減少宿便形成,更可令膚色變的紅潤有光澤。
3、豆類:取代肉類蛋白
豆類中有極豐富的蛋白質含量,是用來代替肉類蛋白質的最佳選擇。只要每天吸收25g來自大豆的蛋白質,便可有效降低飽和脂肪並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

2013年1月3日星期四

各國誘人沐浴養生法盤點

\


一個古色古香的大木桶,一個膚白如雪的美人,一層散發春色的玫瑰花瓣,一瓶酒香四溢的紅葡萄酒――活脫脫一幅美人沐浴圖。這不是早已流行的花瓣浴,這是近來被人們所接受的食品浴中的一種――紅酒浴。現在,你是不是也有泡個紅酒浴的想法了呢?別急,來看看各國都有那些影響誘人的沐浴養生法,看完再做決定也不遲哦。
1.牛奶浴
在北京,牛奶浴不僅不多,而且奇貴!而且往往只能在美容院去做,成為了一種很奢侈的東東。不過在吉林就不一樣了,在澡堂子里,不僅有給人搓澡的,還有牛奶浴!而且只需要比常規的洗澡增加5元錢就夠了!
2.石油浴
在亞塞拜然納夫塔蘭一家石油浴療養院,一名男子浸泡在供洗浴的石油中。據悉,這種石油富含硫磺,對治療關節炎和皮膚病有效果。
3.咖喱浴
在日本神奈川縣箱根一家溫泉店,服務員在向浴池中加入咖喱調料。據店家說,這種在水中加入咖喱調料的沐浴方法有改善血液循環和護膚的作用。
4.番茄浴
美國佛羅里達州最近十分盛行番茄浴。番茄富含維生素、磷、纖維素等營養物質,因而當地居民認為番茄具有細嫩、紅潤肌膚的功效,他們常常定期浸泡番茄浴,其方法是將番茄汁加入少量酒精、硼酸攪拌均勻後倒入水溫適宜的浴池中即可。番茄浴的推薦浸泡時間為25分鐘。
5.黑泥浴
遊客在四川省大英縣“死海”景區黑泥池中浸泡。當日,在四川省大英縣“死海”景區,遊客將黑泥塗抹於身上,享受放鬆時光。
6.啤酒浴
距離東京僅有一天路程的神奈川縣箱根町是一個多山的溫泉勝地。這裡的一家溫泉公園設了一種啤酒杯狀的浴缸,浴缸內盛滿了散發著啤酒花和大麥清香的熱啤酒。據介紹,洗啤酒浴能夠清潔並滋潤肌膚。箱根町溫泉勝地還向遊客提供咖啡浴、茶浴及日本米酒浴。
7.紅酒浴
一個古色古香的大木桶,一個膚白如雪的美人,一層散發春色的玫瑰花瓣,一瓶酒香四溢的紅葡萄酒——活脫脫一幅美人沐浴圖。這不是早已流行的花瓣浴,這是近來被人們所接受的食品浴中的一種紅酒浴。
8.巧克力浴
巧克力是人們愛吃的甜食。可如今的日本女性卻流行享受巧克力浴。勞累一天後,跑到美容沙龍,全身塗滿巧克力,然後沉睡在那種甜蜜的芳香之中。
9.沙土浴
日本九州島別府,人們將脖子以下的身體埋進沙土裡享受沙土浴。把身體埋進沙土裡利用自然加熱的沙子做SPA可以促進排汗。
來源:光明網 

2012年12月26日星期三

盤點世界上各種怪異的心理疾病


戀屍癖是指人渴望與屍體發生性關係,是極度罕有的癖好,有戀屍癖者是明顯有嚴重精神錯亂的問題。


易服癖
,很多易服癖者(通常是男性)都已結婚,日常生活都如一般男性,但他們會慾望透過穿著異性服裝而產生性興奮,一般視易服癖為戀物癖的一種,亦有部份易服癖者有性別身份混淆。
戀獸癖是指一個人持續地渴望與動物有性接觸,它會使到當時人常感到困擾甚至進一步發生性關係。人獸交是指人與動物發生了性關係,他們可能要求動物接觸自己的性器官或與之交配。
露體癖是指一個人(通常是男性)持續地慾望或幻想透過向陌生人(女性)展露自己的性器官,甚至於對方面前自慰以達致性興奮。大部份有露體癖者都是年輕人、單身或婚姻不愉快、自卑、對自我的男性形象缺乏信心,而且不懂與異性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自虐症,通過傷害自己造成一定的精神滿足感。從一定程度看,這是一種精神分裂的體現,通常我們會埋怨別人作的事如何不好,而較少反省自己,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是人通常有神化自己的觀點,認為自己在某方面具有一種遠超過他人的能力,如自認為自己有超人的記憶力等。
戀物癖,會特別被某些無生命的對象誘發性慾,例如:女性的內衣服、皮革等物件。當時人會透過磨擦該對象、自慰及性幻想達致性興奮。其原因仍不明,可能與幼童時心理創傷有關。


偷窺癖
指的是喜歡偷窺異性身體及性器官的嗜好,偷窺癖屬於變態行為,喜歡偷窺心理都屬於變態心理。精神疾病的診斷系統內所指的偷窺癖,是指一個人必須(強制性地)藉由偷看別人裸體或性交的方式來讓自己達到性興奮。
性虐待症:在臨床上,性虐待症包括主動的和被動的兩種表現。它的簡寫即我們通常所說的SM
妄想症,又稱妄想性障礙,是一種精神病學診斷,指“抱有一個或多個非怪誕性的妄想,同時不存在任何其他精神病症狀”。妄想是一種在病理基礎上產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態的推理和判斷。
恐懼症,是以恐怖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症。所害怕的特定事物或處境是外在的,儘管當時並無危險。恐怖發作時往往伴有顯著的植物神經症狀。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被歸類為一種由於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其病徵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溝通能力、興趣和行為模式。自閉症的病因仍然未知。
戀童癖患者的行為表現為他們對成熟的異性不感興趣,只以兒童為滿足性慾的對象,患者主要追求的是心理上的性滿足和性快感,因此,他們常常通過窺視或玩弄兒童的生殖器來達到性滿足,性接觸往往未達到性交的地步就中止了。
摩擦癖,又稱挨擦癖,指患者在擁擠的場所故意摩擦異性,甚至用性器官碰撞女性的身體,並可伴有射精或者手淫來達到性的滿足。摩擦癖是習慣性和癖好性通過觸摸或摩擦異性身體而獲得性快感的一種性變態。
性心理變態或性慾倒錯、性癖好異常,是一個心理健康名詞,用來指稱對某些物體或情況會產生性渴望,而那些物體或情況並不屬於社會規範下的性渴望、性活動模式。而這種性渴望可能會妨礙個體進行帶有感情互動之性活動的能力。

來源:家庭醫生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