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毒可以幫助我們清理體內毒素,洗腸排毒法雖然能排毒,但也帶走極少量營養物質。那麼女性排毒應該怎麼排才健康呢?一起來看看吧。洗腸本身是一種治療手段人體中60%-70%的免疫細胞和免疫球蛋白都集中在腸道,腸道不僅是我們身體中最重要的消化器官,還是人體免疫的主戰場。它決定著人們的身體狀況。“洗腸本身是一種治療手段,現在卻因為商業目的被炒作成一種美容手段。”北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許樂說,洗腸並沒有所謂的美容、排毒、減肥等功效,它在醫療實踐中是臨時性的行為,一般用於長期便秘患者和腸鏡檢查時,經常洗腸不僅容易導致電解質紊亂,腸道內菌群紊亂,使用不當還會造成腸穿孔等危險和後遺症。 “洗腸沒有讓皮膚膚色變好、祛斑美容的作用。”中日友好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尤立平說,說洗腸可以祛斑美容是沒有根據的,是心理作用。洗腸原理只為徹底通便“現在多數灌腸劑是一次性用途的瓶裝,上端帶有管狀開口;有些是帶肛管的一次性袋裝。因為消毒的困難,可重複使用的灌腸用具現在主要限於個人自用。灌腸液體的溫度應盡量與體溫接近。”一位網上賣“家用灌腸機”的賣家說。他說自家的灌腸機是拿到“藥監械生產許可”,有明確的規定禁忌人群——對“嚴重貧血、疝氣、腹部手術後未滿一年者,心肺腎功能不全,潰瘍性結腸炎、巨結腸症、急腹症、腸道出血、嚴重大動脈血管瘤、嚴重心髒病患者、孕婦、消化道出血患者、肛腸手術患者”是禁用的。

洗腸本身是通過接入肛管,將純水或者其他液體一次性大容量地註入腸內進行灌洗,有利於大便的排出。說到底,洗腸不過是一次更為徹底的類似開塞露作用的通便,開塞露式的洗腸可以緩解便秘,減輕便秘帶來的腹脹感,但是卻不能防治便秘。 “大便乾燥得瀉藥沒法排泄時,可以通過往腸道灌註生理鹽水洗腸誘導腸蠕動來通便,但這是一種一次性行為,並沒有治療作用。”北京軍區總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李世榮說,洗腸本來就是作為治療頑固型便秘或腸鏡檢查時的輔助手段,而不是用於毫無科學根據鼓吹的商業用途。除了作為局部瀉藥外,洗腸還用於手術、檢查(如結腸鏡)之前用來清理腸道。李世榮說,“以前還有用藥物洗腸,手工灌腸可以到達降結腸,機器灌腸可以到達橫結腸。這種方式主要用於口服藥困難的病人,或是一些需要在結腸吸收的藥物,通過口服的有些藥物到達結腸時就沒有藥效了,為了保證藥物到達患處的濃度,一般會在水中加入藥物然後給患者灌腸,讓藥物在腸內停留一段時間後,待結腸充分吸收藥物後,藥水才連同腸道廢物一起排出體外。但臨床實踐發現,這樣不僅對病人不方便,局部治療效果也不是很好。後來就不這麼用了。注射藥物都不管用,更別說洗腸換來所謂的美容效果了。”

超過三天的宿便非常少“人的正常的新陳代謝是在24小時-72小時,腸道黏膜非常光滑,不可能黏附東西,大便在人體腸道內極少能存在3天以上,即便有超過3天的宿便,量也是非常非常少的。而且大便中90%都是水分,想通過所謂的'清宿便'來減肥,減掉的也不過是水分。實際上,通過正常的飲食和飲水,人體內的大便是可以徹底被排清的。”李世榮解釋了所謂“宿便”的真相。對正常人而言,所有的營養物質,包括脂肪都是在小腸中吸收的,到達小腸末段的營養物質已經微乎其微。換句話說,大腸中的糞便中已沒有任何營養物質。大腸只是參與大便形成以及吸收水和電解質。洗腸洗去的只是大腸中的大便及其他廢物,同時也帶走極少量小腸中的營養物質,基本上不存在“陳年殘渣”,而排出來的,看起來是將藏在腸子裡的臟東西排乾淨了,其實也不過是水,所謂的減肥,也都是一時的“減水”。而所謂“排毒”,即正常的排便,已經可以及時排泄掉其中的“毒素”了,無需借助物理施壓的灌腸。
來源﹕家庭醫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