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4日星期日

肉類儲存超7天細菌橫生夏季使用冰箱注意事項

為了防止盜賊入屋偷竊,人們常把貴重的小件物品放在保險箱內。為了防止細菌入侵致食物變質,人們也常把食物放入冰箱內。但是——



冰箱可以說是最受人們寵愛的家用電器之一,特別是在炎炎夏日,人們用它來貯存生食或熟食製品。在工作​​繁忙、生活節奏加快的時代,冰箱的確是我們的好幫手。

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1個細菌經過10個小時的繁殖,就可以繁衍出10億個後代,而引起人患痢疾的痢疾桿菌數量僅需200個。科學實踐發現,低溫能抑制細菌的繁殖,根據這一原理,科學家製造出冰箱,用於食物的貯存。因為,病從口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食物中的細菌,既然細菌的繁殖受到抑制,那麼食品就不會很快變質和腐爛。
現在我們談一下問題的另一方面,那就是“冰箱不是保險箱”。這又是為什麼?
我們知道,根據細菌對溫度的要求不同,人們把細菌分為嗜冷菌、嗜溫菌和嗜熱菌三類。
嗜冷菌的特點是在0攝氏度時能生長繁殖,一些專性嗜冷菌在1922攝氏度反而不能生長。嗜冷菌存在於土壤、水之中。冰箱的冷藏室溫度在28攝氏度之間,是嗜冷菌可以繁殖的條件。嗜冷菌雖然很多,但與我們日常生活關係密切的是耶爾菌。該菌分佈很廣,在牛奶、奶製品、蛋製品、肉類和水產品中均可找到此菌,家畜、家禽及一些冷血動物排泄物中也有此菌,我國的腹瀉病人中有2%由此菌引起。冰箱貯存食物時,如含有耶爾菌,則此菌依然可以繼續繁殖。



再談李斯特菌(亦稱李司忒菌)。人們對該菌越來越重視,因為李斯特菌引起的感染漸漸增多。此菌存在於土壤、爛菜、污水、江河水道之中,所以動物食品如牛奶、雞肉都可以被污染,另外還屢有冷藏食品引起李斯特菌暴發流行的事件發生。這是為什麼呢?人們認為李斯特菌也屬於嗜冷菌,該菌在
20攝氏度時全身長滿了鞭毛,可謂“羽翼豐滿”,很具活力,37攝氏度時反而不長鞭毛。這種細菌在冰箱28攝氏度條件下可以繁殖,冷藏食品引起此菌暴發流行的道理即在於此。此菌可引起各種感染,如妊娠感染,由於孕婦的細胞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本菌,多發生於妊娠2630週,可出現發熱、頭痛、肌痛,表現為肝、脾、肺、腎、腦等臟器內播散性膿腫。也可發生於新生兒腦膜炎;成人腦膜炎則多發生在免疫功能不良的患者,如淋巴瘤、器官移植者等。心內膜炎則見於癌腫病人及原來就有心瓣膜病變者。胃腸道感染則表現為胃腸炎,症狀與其他細菌引起者相類似。
其他的嗜冷菌如綠膿桿菌也可在28攝氏度條件下繁殖,甚至更低的條件下也能繁殖。醫學界對於綠膿桿菌引起的感染是非常重視的,因為這種感染很嚴重。還有一種黃桿菌在低溫下也能繁殖,該菌所引起的感染還不為人們所熟悉,它也可以引起腦膜炎、心內膜炎、呼吸道及皮膚感染。另外,還有少數黴菌可以在低溫下繁殖,這對一般人影響不大,但對於原有疾病纏身者有時會引起感染。
嗜溫菌是導致人類致病的主要細菌,但許多細菌對溫度的適應範圍很廣。細菌在適應溫血動物及人類的過程中,37攝氏度成為它們適宜繁殖的溫度,但冷藏室的溫度並不能殺死它們,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及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在冰箱內都可以長期存在。當含有這些細菌的食物從冰箱中取出後,在室溫下,這些細菌要繁衍幾百倍、幾萬倍是很容易的,危害也很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吃剩食品放冰箱的問題。人們用筷子把飯菜傳遞到口腔,同時也把口腔中的細菌帶到飯菜中。健康人口腔中帶有20多種微生物,其中葡萄球菌就常通過上述途徑帶入飯菜,在28攝氏度的條件下,該菌繁殖雖然很慢,但時間長了就積少成多。葡萄球菌能產生一種腸毒素,即使把放進冰箱的剩飯菜加熱後再吃,雖然細菌被殺滅,但還是可能會引起腹瀉,因為腸毒素能抵抗高溫。



綜上所述,使用冰箱應注意以下幾點:


1
、食品貯存時間不宜太長,魚類等水產品及肉類不宜超過57天。

2
、生熟食品分開放,以免生食品中細菌污染到熟食。

3
、吃剩的飯菜應先加熱至100攝氏度,待冷卻後放入冰箱,以殺滅污染的細菌。存放冰箱的瓜果,食用前先用清水反复沖淨。

4
、樹立“冰箱不是保險箱”的概念,時刻防止細菌,尤其是嗜冷菌在冰箱內繁殖,所以食品經冷藏後仍要加熱、煮熟後再食用。雪糕等冷凍食品應包裝後放入冰箱,以防細菌污染。


來源﹕家庭醫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