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5日星期四

想不得病?維護好體內的“白色河流”淋巴液




很早以前,人們就把淋巴液稱為“白色的血液”。資料證明,動物體內的淋巴液比血液大約要早出現幾百萬年。在生命進化過程中,淋巴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功勳卓著的無名英雄
人體的“白色河流”,是“紅色河流”的支流,淋巴液來自血液,當血液運行到毛細血管,部分液體從毛細血管壁滲出到組織而形成組織液,其中少部分組織液進入毛細淋巴管形成淋巴液,週而复始地沿各級淋巴管迴圈著,肩負起維護健康的重任。
保護人體健康的忠誠“衛士:骨髓內有一種萬能的骨髓幹細胞,有些變成淋巴幹細胞。一部分淋巴幹細胞在骨髓變成B淋巴細胞後隨血進入脾臟及淋巴結定居;另一部分則到達胸腺,在胸腺激素的哺育下分化成為T淋巴細胞,成長壯大後再隨血液到達脾臟、淋巴結,和B淋巴細胞一起隨時待命出征。當機體遭到細菌、真菌或病毒入侵後,T淋巴細胞因受刺激而被激活,成為致敏的T淋巴細胞,立即衝上前線,在主動攻擊殺死病原微生物的同時,還能釋放出一些淋巴因子和敵人作戰,如淋巴毒素可殲滅病菌;干擾素能抑制病毒的生長和繁殖;轉移因子則把自身起免疫反應的本領傳給那些未致敏的淋巴細胞,使它們精神抖擻地前去參戰。有的淋巴細胞能識別和記住入侵病原微生物的相貌特徵,若是下次再見到這種病原微生物入侵時,便可一眼認出來,迅速向大腦“司令部”報告,調集免疫大軍,消滅侵犯的敵人。在T淋巴細胞中依其表面標記不同,分成50種以上的亞型,其中CD4細胞和CD8T細胞能噴射出各種具有殺傷力的淋巴因子,置敵人于死地。B淋巴細胞負責體液免疫,它在T淋巴細胞的協助下,快速地增殖並分化成漿細胞,然後產生多達千千萬萬個叫免疫球蛋白的抗體,與病原微生物相結合,使其失去活性,難以興風作浪。吞噬細胞則向病原微生物聚集,將其吞噬掉。正是在各路免疫大軍配合圍攻下,最終將入侵之敵全部予以殲滅,使人體免於疫患。
人體內環境的“清潔工”:機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時刻都在產生著垃圾廢物,加上病菌等,威脅著人體的安康。為了不讓這些垃圾堆滿為患,淋巴液這位“清潔工”一刻不停地忙碌著,全身各處毛細淋巴管在收集淋巴液的同時,將衰老死亡的細胞、其他組織細胞代謝的各種廢物、病菌以及毒素等統統收集起來,運送到淋巴結,經過過濾凈化,將其清除掉,最終匯集到左胸部的胸導管和右淋巴管,再輸入左鎖骨下靜脈的血液中,保證了人體內環境的潔凈和自身穩定。
不許癌細胞為非作歹:人體內的正常細胞在分裂過程中,每10萬個細胞中有一個會發生突變,有的會變成最凶險的癌細胞。然而,大多數人為何卻能免於癌患?研究發現,一個淋巴細胞能吞噬5-10個癌細胞。當淋巴細胞在體內巡邏時,能隨時識別各種突變的細胞,一旦發現了癌細胞,就會主動地向癌細胞發起進攻。癌細胞在淋巴細胞的攻擊下,它的觸須便縮回去了,表面成為顆粒狀,幾秒鐘後,癌細胞只剩下一層膜的乾枯屍體。
攻克疑難重症的曙光
醫學家們通過對淋巴系統以及有關疾病的研究,發現加強或抑制淋巴液的形成和迴圈的調控,可以治愈一些嚴重的疾病,從而誕生了一門新學科——實用淋巴學。

用於抗癌治療:淋巴液在收集各組織細胞代謝廢物的同時,癌腫病灶脫落的癌細胞也混入其中,會隨淋巴液的流動到達其他臟器而發生癌擴散。有關專家在為患有某些癌症的病人做手術前,先切開胸導管,將受到癌細胞污染的淋巴液引流出來丟掉,或經過特殊方法將癌細胞清除出去,然再輸入患者體內,堵住了癌擴散的途徑。科學家還發現,癌細胞會分泌一種促使淋巴管增殖的特殊物質VEGFC。日本京都大學的久保肇等學者,研究合成了阻止淋巴管吸收VEGFC的抗體,並用於移植了胃癌細胞的老鼠,結果表明,使用抗體的老鼠只有3隻發生癌轉移,沒使用抗體的老鼠有12隻發生了癌轉移。在對付癌症上,科學家越來越認識到抑癌基因和免疫調控對腫瘤的作用,重建病人的免疫和骨髓功能,調動病人的正常調控功能,已成為抗癌治療中一個關鍵。
對付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已經明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達數十種之多,並且有逐漸增多的趨勢。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是由於體內免疫系統針對細胞核成分DNA、腎小球基底膜、心血管結締組織等發生了免疫反應;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因體內免疫系統針對自身關節滑膜產生了免疫反應;1型糖尿病則是針對機體自身胰島β-細胞發生了細胞免疫,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缺乏,造成血糖升高。如何尋找研製特效的免疫調節劑,只能用來抑制特異性病理免疫反應,而不抑制人體正常免疫反應,已成為治愈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理想目標。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與北京大學醫學部免疫學系科研人員,首次利用T淋巴細胞疫苗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利用自身反應性T細胞進行免疫,可誘導產生針對這種致病性T細胞的抑制性T細胞亞群等免疫變化,並由此抑制患者體內的自身免疫反應,有效地緩解了病情。這為難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
防治過敏性疾病:花粉、塵埃、藥物以及食物等眾多能引起人體過敏的物質,醫學上稱為過敏原。當某一過敏原進入人體後,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致敏T淋巴細胞或過敏原特異性抗體,使人體處於過敏狀態。若是再次遇到這種過敏原,人體內相應的致敏T細胞或抗體便會產生過強的免疫反應而引發過敏性疾病。如花粉引起過敏性鼻炎、哮喘,青黴素引起過敏性休克,某些藥物或食物能引起過敏性紫癜、皮炎、濕疹、蕁麻疹等。針對過敏性疾病可採取防治措施,如避免接觸過敏原;注射青黴素前必須做皮試;應用激素吸入治療過敏性哮喘;使用脫敏療法等。
讓白色河流暢通無阻
淋巴液本身不具有自己流動的功能,它是依靠血液的流動而運行的。如果平時缺乏運動或運動不足,體質虛弱,膳食不合理,生活無序或壓力過大,情緒焦慮緊張等,可造成代謝紊亂,血流不暢,無力推動淋巴液的流動,影響“排污”,各臟器代謝的廢物就會滯留在體內,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便會引發各種病症,因此要注重自我保健。
一是持之以恒地進行有氧運動,如步行、慢跑、游泳、騎車、打球、跳健身舞等,既增強了體質,又促使血液迴圈來帶動淋巴液的流動。
二是經常自我全身按摩,按摩頸部、腋下、肘窩、腹股溝以及腘窩等部位的淋巴結,有利於促進淋巴液的迴圈。
三是要戒除吸煙酗酒熬夜等陋習,做到起居有常,勞逸適度,保證睡眠。
四是飲食結構平衡合理,常吃些粗糧、食用菌、新鮮瓜果蔬菜,多喝白開水或適量飲用綠茶。
五是自我調好情緒,避免不良精神刺激,遇有惱怒的事兒,採取合理的方式及時宣泄出去;學會應對來自社會、工作或生活中的壓力,消除焦慮緊張煩惱帶來的不適,保持心靈的愉悅寧靜。
如果“白色河流”自然而然地通暢,就會改善和提高我們淋巴系統的防禦功能,少生病,不生病,頤養天年。

來源:北京青年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