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6日星期三

督脈上施行生物活流電可治療陽氣不足所導致的病痛

督脈(DuMeridianDU)是一條經脈,奇經八脈之一,起於長強,止於齦交,共28個腧穴。
督脈位於背後中脊,總制諸陽,故謂之「督」,是奇經八脈的主脈,與六陽經有聯繫,是「陽脈之海」。督脈與腦、髓、骨息息相關,所謂「腎主骨生髓」、「腎藏精,精生髓,髓養骨」、「腦為髓之海」。任脈與督脈必相交,下交於會陰之間,上則交於唇。
督脈起於小腹內,下出於會陰,向後行於脊柱的內部,上達項後風府,進入腦內,上行巔頂,沿前額下行鼻柱
患督脈疾病者的病候見於:腰痛、遺精、白帶、氣喘、癲癇、聾啞、頭痛、脊柱強直等。

 
 
當預見由於人體陽氣不足導致的疾病均可用生物活流電在督脈的穴位施電治療,如全身怕冷、腹部冷痛、臟器下垂、夜間小便次數增多、大便稀黏等都有很好的效果。其中,大椎和百會這兩個穴位在施電治療時較常用到。如果時常體力不逮、氣魄衰竭者、走路與上下樓梯會氣喘者,在督脈施電兩三次後,會有判若兩人的感覺。
大椎穴,又名百勞穴,為手三陽脈、足三陽脈與督脈之會穴。位於第七頸椎棘突(頸椎高骨)下凹處,對各種神經症有鎮靜作用,大椎穴主瀉胸中之熱,全身之熱及消炎,對肺功能有明顯的改善與調整作用。顧名思義﹕“椎”本來是指用來錘擊的器具,有“實”的意思,表明該穴位氣血充足旺盛,可以起到振奮一身陽氣的作用。這個是施電時不可缺少的穴位。感冒時,除了在此施電外,還可以用熱毛巾敷,均可以較好地減輕鼻塞、流涕、打噴嚏等症狀。此外,很多頸椎病患者都會出現頸項部僵硬、怕冷,此時還可以辨證後在該部位拔罐治療,促使寒氣散出。
百會穴:頭頂偏後方正中線上的小凹陷即是此穴。在生活中,入睡困難、早醒或白天容易感到疲勞的人可以按摩這個穴位。同時,它也是治療臟器脫垂的重要穴位,例如胃下垂、子宮下垂、直腸脫垂等。在施電時一定要認準穴,電的大小因人而異。常在此穴施電有意想不到的好處,對小孩讀書有極大的幫助,對智力的提昇與發展有着不可小覻的效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