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7日星期三

哪些常用葯物最易傷肝?

常說「是葯三分毒」,可你知道身體的哪個部位被「毒」了嗎?醫學專家稱,身體的化工廠——肝臟,最易被葯物的毒性侵犯,比如常用於治療皮膚病的內服葯物,就對肝臟有很大的毒性。
  因葯物損害致肝衰竭的疾病在臨床上叫做葯物性肝病,每年醫院會接診不少這樣的患者,有人還因此離世。如果你屬於下面的兩種類型,那麼用葯就要小點了!
  過敏體質:最易被葯「毒」
  患皮疹的病人,吃皮膚葯氯雷他定引起了肝衰竭;患肺結核的病人,在肺結核的正常治療程中,因服用肺結核葯物也引起了肝衰竭……各種因葯物引發肝部疾病的病例在廣州中醫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每年可見近10例,該院消化內科主任劉鳳斌教說。
  為什麼同一種葯物有的人吃了沒事,有的人吃了會得病?劉鳳斌解釋,這取決於兩個因素:葯對肝臟的毒性和機體對葯物的反應。一般來說,過敏體質的人對葯物的反應也敏感;兒童、老年人體質虛弱、免疫力低下是葯物性肝病好發人群。另外,本身有肝臟疾病,肝解毒功能不好的人,更需要注意用葯。
  雙重害肝:酒精+感冒
  平常生活中,飲酒傷肝是常識,而家庭最常見的備用感冒葯——對乙醯氨基酚片(如泰諾林片、百服寧等),就是最容易導致飲酒者發生葯物性肝損害的葯物。如果吃感冒葯再喝酒,就更容易引起葯物性肝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