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葯物都要在肝內經過代謝進行轉化作用而被清除,有些葯物本身或其代謝產物,可對肝臟造成損害,導致「葯源性肝病」。據統計,約有500多種葯物可引起肝臟損傷,用葯後出現肝炎樣的症狀或伴有肝功能異常。例:
口服降糖葯:優降糖、降糖靈等也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肝損害。
葯物的無形損害,那是防不勝防呀,別讓我們的身體都在無形中「傷感(肝)」。當然,這里我沒說中草葯,就別以為中草葯就安全的不得了了,最好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他會給你進行君臣佐使的搭配葯物而減輕其副作用的,不要隨意的去自行購葯。
2、國人的腎好累呀
俗稱為「腰子」的腎,是人體重要的器官,由它排泄清除的代謝廢物種類最多、數量最大,它也是大多數葯物排出體外的地方。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對2010年用葯情況上透露:去年一年中國輸液用了104億瓶,相當於13億人口,每個人輸了8瓶液,遠遠高於國際上2.5-3.3瓶的水平。
如今感冒掛水成了普遍現象,「不給掛水我給你急」。
殊不知葯物在治療的的背後,還會對腎臟造成一定的傷害,容易引起腎臟損害的常用葯物有:抗生素(臨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大多數都有不同程度的腎毒性),解熱鎮痛葯對腎損害的發生,常與長期大劑量服用有關。
這兩種也是國人平常比較愛用的葯物,少數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是較難恢復的,不但對腎而且對聽力也是損害巨大的,如慶大黴素中毒引起神經性耳聾。
3、「胃」你還好嗎?
因為亂吃葯造成胃炎、胃及十二指潰瘍等疾病也屢見不鮮。阿司匹林、去痛片、撲熱息痛這些葯可直接影響凝血機制,致使胃腸出血形成潰瘍,甚至穿孔。
4、輕則過敏,重則奪命
是葯三分毒,任何葯物在其治病正作用的同時都有毒副作用,皮膚過敏相對來說是比較輕的,嚴重的過敏反應如急性喉頭水腫、心跳驟停等時有發生,威脅著大家的生命。
以上,我僅列舉一部分。葯物對人體的傷害遠遠也不止這些,甚至至今一些副作用還沒有被發現。有句話叫:渴而鑿井、斗而鑄錐,給我們以警示要及時防範,合理用葯,不亂用葯,避免造成了傷害再去調補身體,可能悔之已晚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