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6日星期四

專家解讀:少女患月經病多與營養狀態有關




    专家解读:少女患月经病多与营养状态有关
    青春期月經失調多與學習壓力大、心情變化、生活欠規律、出現重大心理精神創傷有關,部分青春期月經病也和少女的營養狀態有關,過度節食可能出現閉經,肥胖易導致月經紊亂、閉經、排卵異常等。
    “目前從臨床上看,青春期少女患月經病的案例確實多了。”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朱慧娟博士認為,“部分青春期月經病和少女的營養狀態有關。比如,有些女孩過度節食導致嚴重消瘦,體內脂肪含量太少,就可能出現閉經等情況;有些女孩體重太大,則易出現月經週期紊亂,在肥胖的青春期女性中,多囊卵巢綜合徵的發病率也較正常體重女性明顯升高,而這一疾病會導致月經紊亂、閉經、排卵異常等。”
    2009年,福建省婦幼保健院張榮蓮等人對2136名10—21歲女性進行了問卷調查,發現普遍存在與月經相關的諸多健康問題。在調查中,有月經病者1204人,佔總數的63.37%。其中,痛經佔87.13%,其他依次為月經量過少、月經不規律、經前期緊張症、閉經。

    在朱慧娟看來,體重過大對於月經初潮也有影響。 “歐美的相關研究都發現,女性初潮年齡在提前,肥胖是一個可能的誘因。”國外研究證實,女孩體重在42—44公斤時能有初潮。一般來潮2年後,會形成周期性月經。


    但家長對孩子的青春期月經病也不必過分擔心。北京朝陽醫院婦產科程艽醫生解釋,我國大多數少女在13歲左右進入青春期。在經歷第一次月經後的第一年裡,月經可能會不規則。實際上,女性平均要花8年左右的時間才會建立真正穩定的月經週期,而且青春期少女的月經大約85%是屬於無排卵月經,這些都是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因此,在最初的5年時間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大多數少女此時不需要接受醫學治療。
    隨著年齡增長、卵巢生殖軸器官發育成熟,卵巢功能和神經內分泌調節功能都日益完善,月經病會逐漸減少。初潮後2年內,約50%—90%為無排卵性週期,5年後80%為有排卵性週期。 “如果來潮1年,月經仍極不規律,就要上醫院檢查,若有問題及早治療。”朱慧娟強調。

     
    程艽也提醒家長,當發現青春期少女有月經量過多、出血時間過長的現象應及時到醫院婦科就診,如發現少女到18歲左右仍沒有月經出現或月經超過6個月沒有來潮,也應該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
    程艽說,青春期月經失調多與學習壓力大、心情變化、生活欠規律、出現重大心理精神創傷有關,經過婦科內分泌專業醫生的檢查分析指導,去除病因後可以逐漸恢復正常,不一定都需要激素治療。
    而如果出現月經不良改變,如功能性子宮出血和閉經,則首先需要進行內分泌系統專科檢查,明確疾病診斷,根據病情選擇激素治療。


    很多媽媽擔心醫生在治療中使用激素會影響少女尚在發育的內分泌系統,少女們也擔心應用激素治療會引起發胖等體型的改變。程艽認為,其實這些擔心是多餘的,專業的婦科內分泌醫生能夠準確把握激素使用的適應症和禁忌症。此外,如果經診斷確實為月經不良改變,針對病因進行激素治療或許是最好選擇,如拖延不予治療則可能會對少女正在發育中的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如貧血、骨骼發育異常等
    月經稀少或是卵巢功能低下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江南何氏世醫第29代傳人何新慧教授提醒,女性出現月經量過少或閉經的情況很可能是卵巢功能低下、卵巢早衰及多囊卵巢綜合徵等影響女性健康的疾病。
    要想盡快抓出這些疾病並加以製止,就需要我們留意經期的每一個蛛絲馬跡。
    研究發現,絕大多數40歲以下的女性在進入持續閉經前,都會有一段月經紊亂的時期。具體表現為月經稀少、月經過少等症狀,此外還會伴有潮熱、出汗、煩躁、激動和失眠等不適。此時,你就應該警惕卵巢功能低下的出現了。卵巢功能的降低將直接影響人體雌性激素的分泌以及性功能、膚質、膚色和女性三圍體態。導致女性臉部發黃,體態臃腫,陰道髮乾,加快衰老的到來。


    來源﹕女人私房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