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關乎性命,食品安全更大於天。回首過去的2012年,“食”界似乎并不太平,從白酒“塑化劑”到肯德基“速成雞”,“皮革奶”牽出“毒膠囊”,還有不得不提的“黃金大米”,食品安全事件可謂是層出不窮。環球網健康獨家槃點,2012年度食品安全事件中不可不知的十大健康熱詞。
速成雞
有專家指出,任何食品都難以保證百分百的安全。藥物一般殘留在脂肪多的地方,雞皮和脂肪最好丟棄。雞胗、雞肝和雞腎等內臟器官的營養雖高,但可能會有有害物質殘留,也應少吃。

塑化劑
酒鬼酒在2012年11月被某第三方檢測檢出塑化劑超標260%。消費者因食品安全問題傷透了心,所有的白酒塑化劑都超標嗎?中酒協真的一直在瞞報嗎?諸多疑問等待相關部門澄清。
台灣大學食品研究所教授孫璐西認為:塑化劑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長期食用塑化劑超標的食品,會損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以及對免疫系統和消化系統造成傷害,甚至會毒害人類基因。
酒鬼酒在2012年11月被某第三方檢測檢出塑化劑超標260%。消費者因食品安全問題傷透了心,所有的白酒塑化劑都超標嗎?中酒協真的一直在瞞報嗎?諸多疑問等待相關部門澄清。
台灣大學食品研究所教授孫璐西認為:塑化劑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長期食用塑化劑超標的食品,會損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以及對免疫系統和消化系統造成傷害,甚至會毒害人類基因。
毒膠囊
2012年4月,毒膠囊事件震驚了整個醫藥界。修正、通化金馬等多家藥品生產企業使用了含皮革下腳料的工業明膠制成的藥用膠囊,鉻超標最高達90倍。
《中國藥典》規定,生產藥用膠囊所用的原料明膠應達到食用明膠標准。食用明膠應使用動物的皮、骨等作為原料,嚴禁使用制革廠鞣制后的任何工業廢料。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表示,鉻等重金屬不僅會對肝臟、腎臟等器官產生危害,還會對血液系統及細胞造成破壞,導致骨骼方面的疾病,對神經系統也有影響,并帶來致癌的隱患,甚至還會影響人的遺傳基因DNA。

黃金大米
香蘭素
2012年7月,雅培、惠氏、美贊臣三大洋品牌一段奶粉被指違規添加香蘭素。
香蘭素是國家允許添加的食品添加劑,按國標添加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但大劑量食用可導致頭痛、惡心、嘔吐、呼吸困難,甚至損傷肝、腎等。 據國家標准,凡使用范圍涵蓋0至6個月嬰幼兒配方食品不得添加任何食用香料。

4-甲基咪唑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稱,可口可樂為了使產品擁有“獨特顏色”,一直添加焦糖色素,但這種色素中被發現含有致癌物質4-甲基咪唑。美國消費者倡導組織公共利益科學中心(CSPI)檢測了全球所有可口可樂中4-甲基咪唑的含量,美國355毫升可口可樂中含量為4微克,中國為56微克,巴西為267微克。報道稱,這種物質能使動物長腫瘤,會對人體造成致癌風險。

“酸價”超標
2012年7月,記者從河南省工商部門獲悉,今麥郎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多款、多批次方便面被檢測出酸價超標。
據了解,酸價是脂肪中游離脂肪酸含量的標志。一般情況下,酸價和過氧化值略有升高不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損害。但如果酸價過高,則會導致人體腸胃不適、腹瀉并損害肝臟。
“正己烷”超標
樂扣 、托馬斯等2000多件進口嬰幼兒水杯因正己烷遠超國家標准規定,被煙台檢驗檢疫局依法銷毀。
據了解,正己烷是一種低毒、有微弱特殊氣味的無色液體,具有一定毒性,會通過呼吸道、皮膚等途徑進入人體。如果長期接觸,可導致人體出現頭痛、四肢麻木等慢性中毒症狀,嚴重的可導致暈倒、神志喪失甚至死亡。

“油條精”
繼“豆漿精”后,近日市場上又曝出一種叫“油條精”的添加劑,據稱長期食用可能引發“腦殘”。據了解,“油條精”成分有碳酸氫鈉、硫酸鋁銨、碳酸鈣、碳酸鈉和澱粉。人們對“油條精”的擔憂主要是對配料里硫酸鋁銨安全性的擔憂,擔心鋁元素的毒性會影響身體健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評估,規定鋁的每日攝入量為0-0.6mg/kg,這里的kg是指人的體重,即一個60kg的人允許攝入量為36mg。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評估,規定鋁的每日攝入量為0-0.6mg/kg,這里的kg是指人的體重,即一個60kg的人允許攝入量為36mg。
螺旋藻“鉛超標”
在一次保健食品研討會上,業內人士披露一些知名企業的螺旋藻產品,重金屬鉛含量嚴重超標。多家權威檢測機搆的檢測結果均顯示:“湯臣倍健”超標100%;“綠A”和“清華紫光(金奧力)”均超標80%;康特力斯”超標820%等。
營養學家表示,過量的鉛在人體內慢慢積累,會釀成鉛中毒。長期服用鉛超標的螺旋藻,有可能影響造血功能,導致免疫力低下、貧血甚至腎功能損害。
來源﹕環球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