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中醫藥歷史源遠流長,中養生歷史悠久,在古代可能科技還沒有現代這麼發達,但是他們會用一些古代傳統的方法來強身健體,按摩療法就是其中的一種中醫方法,因為按摩方法簡單方便,所以人們常常用來防病祛病,保健養生。而在我們的身體上有很多的穴位,而這些穴位都有著很神奇的作用,每個穴位都有不同的養生功效,下面介紹幾個比較能常用到的穴位,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還能預防疾病。
第二大穴位:保健心臟的內關穴
位置:伸開手臂,掌心向上。然後握拳並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間有兩條筋,心包經上的內關穴就在離手腕第一橫紋上兩寸的兩條筋之間。內關穴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等作用,因此經常成為中醫醫治心臟系統疾病以及胃腸不適等病症的首選大穴。
因為內關穴十分好找,所以可以作為日常按揉的穴位,無論是走路還是閉目養神,都可以操作,對於調節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氣,稍微有酸脹感即可。
位置:伸開手臂,掌心向上。然後握拳並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間有兩條筋,心包經上的內關穴就在離手腕第一橫紋上兩寸的兩條筋之間。內關穴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等作用,因此經常成為中醫醫治心臟系統疾病以及胃腸不適等病症的首選大穴。
因為內關穴十分好找,所以可以作為日常按揉的穴位,無論是走路還是閉目養神,都可以操作,對於調節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氣,稍微有酸脹感即可。
位置:屈腿時,膝關節後側也就是窩的位置出現橫紋,而橫紋的中點處即是委中穴。在針灸的"四總穴歌"裏提到"腰背委中求",可見,委中是治療腰背病症的要穴。
對於委中應採取點按的方法,一點一放,同時與腿部的屈伸相配合。這樣做不僅可以治腰痛,還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麻和疼痛,對一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護理作用。
對於委中應採取點按的方法,一點一放,同時與腿部的屈伸相配合。這樣做不僅可以治腰痛,還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麻和疼痛,對一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護理作用。
位置:手心朝上,尺澤穴位於肘內側橫紋上偏外側一個拇指寬的凹陷處。這個穴位的主要作用是瀉熱。
因此對於肺經熱引起的咳嗽氣喘、胸部脹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此外,因為尺澤穴接近肱二頭肌的肌腱,而肱二頭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夠緩解和治療肘關節的痙攣。
來源:健康綜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