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風急性期經治療後病情趨向穩定,進入恢復期和後遺症期。應及早進行生物活流電的治療。
治療方法
主穴:足三里、三陰交
1.肝腎陰虧,風陽未平
【診斷】 半身不遂,神志有時欠清,煩躁不安,面紅口乾,失眠盜汗,大便乾結。
【取穴】 肝俞、腎俞、太谿、行間、神門
2.脾胃虛弱,痰濁不化
【診斷】 肢體軟癱,嗜睡,呼以能應,痰多而粘,神疲納呆,大便溏薄。
【取穴脾俞、中脘、陰陵泉、天樞
3.心脾俱虛,氣血兩虧
【診斷】 肢體軟癱或麻木,倦怠嗜睡,精神萎頓,心悸易驚,夜寐不安,納呆食脹;舌淡。
【取穴】 心俞、脾俞、氣海、血海、足三里、三陰交
對症治療,常用穴如下:
(1)上肢癱:肩禺、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大杼、尺澤、曲澤
(2)下肢癱:環跳、陽陵泉、足三里、解谿、懸鐘、昆侖、三陰交、丘墟
(3)吞咽困難:廉泉、扶突、風池、合谷
(4)失語:廉泉、啞門、通里、三陰交、太谿
治療方法
主穴:足三里、三陰交
1.肝腎陰虧,風陽未平
【診斷】 半身不遂,神志有時欠清,煩躁不安,面紅口乾,失眠盜汗,大便乾結。
【取穴】 肝俞、腎俞、太谿、行間、神門
2.脾胃虛弱,痰濁不化
【診斷】 肢體軟癱,嗜睡,呼以能應,痰多而粘,神疲納呆,大便溏薄。
【取穴脾俞、中脘、陰陵泉、天樞
3.心脾俱虛,氣血兩虧
【診斷】 肢體軟癱或麻木,倦怠嗜睡,精神萎頓,心悸易驚,夜寐不安,納呆食脹;舌淡。
【取穴】 心俞、脾俞、氣海、血海、足三里、三陰交
對症治療,常用穴如下:
(1)上肢癱:肩禺、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大杼、尺澤、曲澤
(2)下肢癱:環跳、陽陵泉、足三里、解谿、懸鐘、昆侖、三陰交、丘墟
(3)吞咽困難:廉泉、扶突、風池、合谷
(4)失語:廉泉、啞門、通里、三陰交、太谿
用生物活流電治療時要堅持,一段時間後走路會感輕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