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2日星期五

警惕!這些鮮味醬油其實是加了雞精




醬油是我們生活中離不開的調味品,而現在各種“增鮮醬油”、“特品醬油”等高級醬油也越來越多。這些高級醬油有什麼過人之處呢?記者走訪了北京幾大超市,研究對比了各種品牌和不同等級的醬油,發現了一個耐人尋味的規律:在配料表一欄,如果是便宜的袋裝三級醬油,只標有大豆、小麥、麥麩等釀造原料,以及防腐劑和色素,如果是一級或者特級醬油,除了極少數品牌外,絕大部分還標有谷氨酸鈉、
5'-肌苷酸二鈉和5'-鳥苷酸二鈉。為什麼在醬油配料表裏會出現這些添加劑?帶著該疑問,記者採訪了第四軍醫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研室主任王楓教授。
王楓教授告訴記者,谷氨酸鈉其實就是味精,5'-肌苷酸二鈉和5'-鳥苷酸二鈉是增鮮劑。要解釋為什麼往醬油里加味精,先要弄明白一個概念:氨基酸態氮。它是醬油發酵過程中的主要生成物,也正是醬油鮮味的主要來源。我們判斷一瓶醬油鮮不鮮,有沒有香味,根本上取決於氨基酸態氮的含量。所以,氨基酸態氮是衡量醬油品質優劣的重要理化指標,它的高低往往決定了醬油品質的高低。我國對醬油中氨基酸態氮含量有明確規定,三級醬油不得低於0.4/100毫升,特級醬油要求含量在0.8/100毫升以上。

但優質醬油的釀造,不僅需要更高的原料成本,還需要足夠長的釀造週期和更嚴格的工藝標準。而味精的氨基酸態氮含量為7%,價格也非常便宜,同時它本身又是鮮味劑,能顯著提高醬油的鮮度,因此成為醬油添加劑的不二之選。
王教授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市場上味精的批發價僅為每公斤十幾塊錢,而100克味精就能兌出1000多毫升醬油。相對而言釀造醬油的成本則高很多。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也告訴記者,為了提升醬油的鮮味,企業在醬油中添加味精已成為行規,只是有多與少的區別。有些小企業在較稀的醬油或者級別不達標的醬油中加入味精,可提高氨基酸態氮的含量,使三級醬油變成二級醬油,二級醬油變成一級醬油,用劣質醬油冒充優質醬油高價出售。
對這種情況,王教授解釋說,谷氨酸鈉、5'-肌苷酸二鈉和5'-鳥苷酸二鈉都是國家允許的安全添加劑,對人體沒有毒性。但由於它們都含有鈉,如果我們使用這樣的醬油,相應就要注意減少食鹽的用量,否則可能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同時,用這樣的醬油調味就不必再重復添加味精了。如果家裏有孕婦和兒童,在購買醬油的時候還是要仔細閱讀標簽的配料表,選用不含味精的醬油更好。


三招鑒別真假醬油
1.看顏色
一般來說,鑒別合格醬油和不合格醬油從顏色上可以看出,合格的醬油顏色比較紅、亮,有光澤、透明,而不合格的醬油,顏色上發黑髮暗,不透明。
2.看泡沫
就是可以把這醬油倒在瓶子裏,搖一下,合格醬油產生的泡沫非常細膩,保持持久;而不合格的醬油泡沫比較大,很容易散去。
3.看挂壁
輕輕搖一下,合格醬油挂碗現象非常好,有一種發黏的感覺,不合格的醬油呢,挂碗現象不好,很容易又滑落下去。

來源:新華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