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9日星期四

坐 骨 神 經 痛

依解剖學坐骨神經(Sciatic nerves)是體內最長、最大的下肢神經,它由第四、第五
腰神經及前三條薦神經叢匯集而成,往下通過骨盆的坐骨大孔注入臀部肌群之間
與梨狀肌下方,更深入臀大肌經過大轉子與坐骨粗隆之間,下行至大腿後側,而
在膝關節的後方分成腓總神經及脛神經。這些神經的許多分支配了大腿小腿及足
部的肌肉和皮膚,所謂「坐骨神經痛」,指的就是一種延著坐骨神經走向傳導而
下的疼痛,直接影響到腰部以下的活動。

.症狀:
坐骨神經痛是坐骨神經受壓迫所造成,其症狀有疼痛、麻木、灼熱感等。有些是
因動作、姿勢改變、咳嗽等使疼痛加劇,有時症狀可能會轉變成麻木、針刺感或
肌肉僵硬、肌肉不自主的抽動,有些病人並不會有背痛的症狀。

.如何檢查坐骨神經痛:
檢查主要看有沒有典型的症狀,檢查者由大轉子與坐骨粗隆之間開始觸摸整條坐骨神經並往下延伸,注意是否
有發炎引起壓痛、燒灼感,比如痛的路徑從後背部沿著臀部
,再順著大腿的後側到小腿的側面或腿肚。另有一
種檢查
:先將不痛的那一腳直直的抬起,會不會引起疼痛不適;然後再將會痛的那隻腳,直直抬起臗關節屈曲約70-90度,病人因疼痛而停止。這項檢察查拉扯坐骨神經及腰椎第五節和薦椎第123節的神經根,如果是
椎間盤突出壓到神經,抬到某個角度就會引起痛感。如果雙腳都可以抬得高這個角度而不會引起痛,大概不
是這個病。

.坐骨神經痛成因:
坐骨神經痛發生的原因大多數是因腰椎負擔過大或姿勢不良,如久坐、久站、彎腰、舉重物等引起腰、薦神
經根壓迫,所以引起坐骨神經痛最常見的二種疾病就是年輕人的椎間盤突出症與中老年人的退化性關節炎,
其它如感染、癌症轉移、受梨狀肌壓迫等等。一般較容易誘發坐骨神經痛:

1)運動傷害或跌倒造成脊椎受傷後使脊椎旁關節發炎,脊椎狹窄壓迫。
2)有些職業易造成坐骨神經痛,如長途駕駛、長期姿勢不良者、粗重工作者、有脊椎疾病史的病患都較容
易造成坐骨神經痛。

3)其他疾病:如腫瘤、發炎都有可能造成神經壓迫。
.治療:
急性期除止痛藥外,需要足夠的休息,休息一兩天可使症狀緩解,但臥床休息並不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在此
時也可做一些柔和動作,例如走路、輕微的工作等,當疼痛緩解時可以從事緩和的運動。醫生會視情況需要,
建議照
X光片、電腦斷層(CT)或核磁共振掃描(MRI)來輔助診斷。作為觀察脊椎軟骨及神經的關係,是
否有壓迫神經或脊椎神經狹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