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得奬者、光纖之父高錕,有段時間只懂得說YES,問他﹕''你係咪傻架'',他都只會
答﹕''YES''。高錕患了腦退化症約十年,其妻出席一項活動時概嘆,至今仍未找出根治腦退化症的方法。坦言身為照顧者,承受壓力不少,明白要笑着面對,更需互相扶持。
長者忽然失憶,變得多疑暴燥,不要掉以輕心,
可能是患上腦退化症。東華三院舉辦同樂日,宣傳認識腦退化症,高錕夫人黃美芸獲邀任嘉賓分享經歷,她說﹕丈夫服過不同藥物,又試過針灸,都未能痊癒,她坦言﹕腦退化症情緒較易波動,遺憾早期未能察覺到丈夫初期病徵。
本港約有七萬名腦退化症患者,照顧者確難以察覺,被照顧老人罹患此病,普遍以為老人腦退化是正常不過的事。問題是腦退化症的''認知功能''退化速度遠超過其他老人的幅度。多兼具精神錯亂徵狀。
香港2010年10月29日開始,將痴呆症或失智症冠上正式名稱為腦退化症。失智症包括人格及行為改變,而患者多有精神錯亂或幻覺妄想徵狀,目前尚未有任何藥物可以有效減緩或根治。腦退化症可分為可逆與不可逆,只有不到10%的患者可以醫治的。上述是傳統醫療系統公開的數據。
我無意駁斥,但又不盡同意,我認為有很多腦退化症,應該有較高治療成功機會,例如﹕血管性腦退化比例上是佔大多數,而其它成因的患者則佔比例很少。在我治療腦退化症個案中最近就有一個頗為成功例子,
所謂成功當然是以她家屬滿意程度作標準。
去年尾一位患有長期失眠頭痛的歐小姐訴苦﹕母親患上老人痴呆症,出現妄想徵狀,不斷懷疑媳婦謀害自己,媳婦感覺夭心夭肺,為免囤積怨懟關係更形惡化,無奈之下唯有暫別居所。老太年齡80多歲,患腦退化症後,求診精神科及服藥已經兩年,不單未有寸進,更且走下坡,且越趨嚴重。由女兒陪伴着半哄半迫她才勉強嘗試,等候期間情緒煩燥不安缺乏耐性,有強烈抗拒感。我唯有解釋無需食藥,只是推拿經絡類似按摩的物理治療,更可以驅除疲勞,她聽後才化嗔為喜接受治療。
時為去年11月,治療約三個月,每星期約一至兩次,女兒一直有跟進情況,她表示﹕病情不斷改善並且進展神速,出乎她們意料兼喜出望外。另一女兒稱﹕自從母親患病後,相見如同陌路,今日好似失散很久之後,
終於等到母親回家團聚的感覺,有說不出的喜悅。
最後一次治療後,老人家竟拒絕家人陪伴,要選擇獨自外出食飯,更坦言不用擔心。
其實達至痊癒還有一段距離,老太仍然需要接受治療,
無奈她主觀性很強難以左右,治療與否要看心情而定,不喜別人為她安排。
藉此機會向其他患者家屬指出﹕腦退化症並非不治之症,奉勸家屬不必過份擔憂及提早放棄。
究竟生物活流電治療腦退化症有何卓越之處,我正要揭開這神秘面紗,為避免不實傳言再,次出現,也期盼大家分享我的見解與經驗﹕痴呆症患者屬後天性,因腦退化引致記憶力持續惡化,致完全失智階段。由於供應腦部血液與氧分不足,導致腦細胞痿縮或腦神經沉睡了,原因出在有問題的大小血管,當中可能變窄或硬化,引致閉塞,令血液和氧分供應不足,因而罹患此症。治療方法是針對患者頸動脈、椎動脈和小血管基底腦動脈環,利用生物電通過雙手剌激血液加快運行,衝擊狹窄血管令血液和氧分得以供應充足,腦細胞獲得養分必定重現生機。退化速度自然大幅減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