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2日星期四

按摩頭可讓孩子脾氣變好


針對孩子脾氣急躁、多動症、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行為的糾正方法,比如蜂針、針灸等,當然也包括一些簡單的按摩手法,家長很容易操作。可以在臨睡前15分鐘,對孩子進行頭部和小腿部位的按摩。
  按摩頭部穴位中的百會(位於頭頂正中處)對輔助糾正孩子脾氣急躁、多動等有很好的幫助,可以起到鎮驚、醒神的作用。按摩3~5分鐘後,還可以把按摩的範圍再向外擴大一些,這正是四神聰穴(位於百會穴前後左右各一寸)的位置,每次同樣按摩3~5分鐘,手法要輕柔,力度不要過大。同樣,按摩腳底部的一些穴位也有助於孩子的安神、睡眠。而且,成醫生說,按摩小腿上的足三里穴也是中醫糾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有效辦法。足三里(位於外膝眼下10釐米,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具有調整腸胃、健脾祛痰的功效。
  西醫的研究表明,一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脾氣差,是由於體內的微量元素比如鋅和鈣缺乏,或是鉛元素過高導致的。中醫通過&ldquo刺激&rdquo足三里健脾,當孩子脾胃好了後,可以幫助鉛元素的排泄,鋅和鈣的補充,最終使得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得到糾正。家長在家一次按摩的時間也是3~5分鐘,手法要輕柔,力度不要過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請提出您的意見與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