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1日星期三

健康須知:打嗝超過24小時應到醫院檢查

打嗝又稱為呃逆,是由膈肌痙攣收縮引起的。如果持續出現或頑固難愈,尤其是超過24小時還在打嗝,且睡著還不停止的人,可能預示有消化道潰瘍、膽囊炎、膽結石等疾病。

健康须知:打嗝超过24小时 应到医院检查

57歲的陳先生最近老打嗝,起初以為是東西沒吃對,過會兒就好了,但幾天下來老不見好,不得已來到消化科就診。可檢查結果顯示他的胃腸功能又是正常的,後來在醫生建議下做了個超聲檢查,才發現原來是膽囊內有結石。
打嗝又稱為呃逆,是由膈肌痙攣收縮引起的。膈肌是一層厚厚的肌肉膜,位於胸腔和腹腔之間,當遭遇受寒、飽餐、吃飯過快、吃乾硬食物等刺激後,它可能會出現陣發性、痙攣性收縮,人們就會打嗝,一般很快就能緩解。如果持續出現或頑固難愈,可能預示有消化道潰瘍、膽囊炎、膽結石等疾病。因為膽結石可能引起膽囊炎發作,當炎症波及到膈肌,引起膈肌痙攣收縮時,就會間接導致打嗝。有些患者還可能伴隨腹痛、發熱、寒戰、全身不適等。
但有些患者一直沒有疼痛症狀,加上打嗝更多是胃腸功能不良的表現,所以大家往往不會首先想到膽結石的可能,容易導致誤診誤治。
分辨打嗝是否為器質性疾病有個小竅門。
打嗝在24小時內能夠緩解,且睡著後自動停止的,多不是疾病引起的,而超過24小時還在打嗝,且睡著還不停止的人,多是由疾病引起的。
對於膽囊炎、膽結石、消化道潰瘍等器質性病變引起的打嗝,需要患者積極治療疾病,同時還應少吃辛辣、油膩、過冷、過硬的食物。


來源﹕生命時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請提出您的意見與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