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是人們喜愛的食物,元旦、春節將臨,現在市場上又出現了一些所謂“極品雞”“人參雞”的宣傳。人稱“養雞教授”、多年從事家禽研究的浙江大學飼料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屠友金認為,對此要澄清幾個誤區。
其次並非吃飼料的雞就不好,而吃原糧的雞就好。屠友金說,吃雞關鍵是要吃得“安全”。吃單一原糧飼料,就像人偏食、挑食,不利於健康生產,如玉米雖號稱“飼料之王”,但如果老讓雞吃玉米,就會出現蛋白質不足,特別是雞的早期生長,對蛋白質的要求就較高,器官骨骼發育更是需要大量蛋白質,所以雞一定要喂不含激素、色素的飼料,營養才會全面,保證雞的健康生長。
三是雞的羽毛顏色和膚色與營養並無直接關係。他說,江浙滬一帶消費者喜歡“三黃雞”,並且希望顏色越黃越好。其實雞的羽毛和膚色是由品種決定的,黃雞、黑雞和白雞的基本營養沒有大的差異。如紅心蛋,其實與普通的蛋營養差不多,因為人們對紅心蛋的偏好,一些不法分子就在雞飼料里加入蘇丹紅,人為地讓蛋黃變紅。“三黃雞”也是一樣,有的雞看起來顏色很黃,實際是在飼料裏添加了色素,反而有害人體健康。
另外,雞的飼養時間也不是越長越好。屠友金說,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度,從營養學講,飼養時間過長的雞,人體對雞肉的消化困難,反而不利於人體吸收。他說,以近年來市場看好的寧海土雞為例,我們規定出欄期為120天,這是經科學檢測的,因為這個時候雞的營養成分、風味物質、香味物質均達到最高點。如果飼養時間再延長,那是資源的白白浪費,得不償失。
來源﹕新華網
來源﹕新華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請提出您的意見與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