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不一定會萌出的智齒,人一共有28顆牙。世界衛生組織有個“8020工程”,即80歲以上的老人至少應該有20顆能夠承擔咀嚼功能的牙齒。而在我國,老年人群牙齒缺損現象普遍。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中老年人齲齒患病率分別高達88.1%和98.4%,牙周健康率只分別為14.5%和14.1%。
“不注意口腔衛生,牙周病、齲齒(蛀牙)是老年朋友缺牙的主要原因。”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修復科主任王麗萍表示,這些牙病早期無自覺症狀,等到有牙痛、牙齒鬆動、無法咀嚼等症狀時,牙齒已經沒有保存的價值,必須拔掉或自行掉落了,造成老人缺牙。

缺牙必須及時補上
“認為牙齒不疼就沒事,缺幾顆牙無傷大雅,是老年朋友常見的認識誤區。”她說。其實,口腔疾病不及時就診,最後將導致嚴重的口腔問題及身體等一系列問題,如缺牙過多使很多中老年人過早喪失咀嚼功能,影響營養吸收,更可以引起或加重心臟病、胃病、糖尿病、心血管病和關節疾病及並發癥。
有研究顯示,不到10顆牙齒的人,死於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比同齡同性別而有25顆以上牙齒的人高7倍。原因是口腔與牙周的感染可散佈到心血管系統,造成低程度的慢性發炎,而發炎是導致心臟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發作的危險因素。
補牙方案按需選擇
王麗萍強調,老人有缺牙要及時補。除上述危害外,缺牙周圍的牙齒會傾斜,相對應的牙會伸長,造成牙齒咬合錯亂,不僅影響美觀,還容易患牙周病。
補牙有幾種方法,可諮詢醫師按實際情況、經濟條件選擇:一為活動義齒,可自由取戴,修復速度快,費用低,但咀嚼功能會受影響,雖能滿足基本生活需求,但太硬的東西咬不了;二是烤瓷牙,這種方式要將旁邊的牙齒磨小當支架,因而操作前提是旁邊的牙齒是堅固的;第三種是種植牙,只要身體無系統性全身疾病都適合做,這種最為優化的補牙方案,但費用比較高。
老人的食物別選太甜、粘性大的,謹防傷牙。進食後及時刷牙或漱口,使用牙線或牙周沖洗器清潔牙縫之間的食物殘渣。
“定期做口腔檢查也非常重要,例如,齲齒早期就醫避免拔牙。”王麗萍說,齲齒早期無自覺症狀,此時,只要及時填充齲洞就能阻止其繼續齲壞,保住牙齒。不然,齲齒會越來越嚴重,齲壞空洞越變越大,會傷及牙神經,造成劇烈疼痛。到時即使補了牙也會影響咀嚼,還容易掉牙。
來源:資訊時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請提出您的意見與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