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膚奇癢:據國內外醫學界觀察,癢與內臟惡性腫瘤有著密切的關係。它可能是腫瘤細胞產生組織胺、蛋白內分解酶等生物活性物質刺激皮膚感覺神經末梢所引起的一種表現症狀,是癌症的一個先兆。
由癌症所導致的癢,與一般的癢是有區別的,其特點是:平時無瘙癢史而突然發生頑固性的全身癢,皮膚表面一般看不到任何變化,僅僅是難以忍受的劇癢;與氣候變化無關,用任何止癢藥物均無效。
如鼻孔奇癢,這往往是腦腫瘤的特有表現;肛門奇癢,有可能是直腸、乙狀結腸癌的表現。據資料統計,各種白血病、肺癌、食道癌等都有泛發性的皮膚瘙癢或奇癢。發現鼻內奇癢則更要小心。
皮膚上惡性毳毛:惡性毳毛以女性患者多見,其特點是在面部兩頰、前額、下頦和耳部出現象胎毛一樣柔軟的細毛,用手撫摸時有一種絲綢樣感覺,毛長約1釐米左右,無其他異常。有學者認為它是體內腫瘤的一種皮膚標誌。這種惡性毳毛以肺癌與結腸癌為多見。
汗毛增多也是癌症的先兆之一:國外一些專家警告說,如發現臉上忽然間長出了許多白色柔軟的汗毛,必須從速就醫檢查身體,因為這可能是癌症的一個先兆。
每個人的身上都能找到大小不等的黑痣,這些黑痣有的長年不會發生變化,有的卻會危及人的生命,這就是惡性黑色素瘤──一種來源於黑色素細胞的高度惡性腫瘤。由於惡性黑色素瘤與普通黑痣長得很像,病人常常被誤診誤治。因此,認識惡性黑色素瘤,是提高病人生存率和治愈率的關鍵。
一般黑痣有如下改變者,就提示有惡性黑色素瘤的可能:1.雜色常為惡性病變的信號,雀斑型、表淺蔓延型惡性黑色素瘤,常在棕色或黑色中摻雜紅色、白色或藍色,其中藍色更是一種不祥之兆。另外,結節型惡性黑色素瘤總是呈藍黑或灰色。
3.表面不光滑,一般很粗糙,並伴有鱗形或片狀脫屑,有時有滲液或滲血。
4.周圍皮膚可出現水腫,或喪失原有的光澤,變成白色、灰色。
5.局部常有發癢、灼痛或壓痛,當黑痣繼續發展成潰瘍性病變時,會伴有滲液、出血,刺痛或灼痛感會更加明顯。
6.黑痣周圍會出現結節,或伴有區域淋巴結腫大,這些均為中晚期的表現。
黑痣惡變最危險的因素是紫外線的照射。西方人喜歡曬太陽,喜歡陽光浴,甚至裸曬,所以他們的皮膚癌高發,惡性黑色素瘤也高發。
美國總統裏根、天王巨星邁克爾傑克遜也曾經患皮膚癌治療過。澳大利亞的昆士蘭離赤道近,紫外線很厲害,而居民都是白色人種,不抗曬,所以惡性黑色素瘤發病率全世界第一。
來
源﹕鳯凰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請提出您的意見與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