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6日星期一

控制體重 先搞定飽餓循環




大家都說“一日三餐”,但是卻說不清楚其中的原因,有些勞動量大的人一天可吃到五頓飯,某些人卻一日僅一餐。究竟“一日三餐”好在哪裡?怎麼吃三餐才健康?答案就在“飽
-餓循環”(Fed-fastCycle)。
人體有消化、儲存能量的生理機能,不需要不停地吃東西,除了基礎需求之外,會將剩餘能量以肝糖、脂肪等模式儲存備用,儲備的能量會在身體需要時再釋放,身體將此複雜的機轉訊息提供給大腦,形成了“飽-餓循環”。
飽”的時期大約為進食后的3小時內;“餓”的時期大約是進食后的第312小時,即空腹前期會吸收食物,當食物消化殆盡后就出現“餓”的訊息。
餓”的中期(平均約為進食后的第6小時),身體逐漸有飢餓感,因此開始下一餐的用餐時間。通常在清醒時間,大約每隔6小時用餐一次,就形成了“一日三餐”,如此規律的進食作息,便不會有因餓太久而狂食,或者吃太多而過食的情形,讓“飽-餓循環”不至於大起大落。
正確利用“飽-餓循環”,也是很容易達成的方式,其原則如下:
1.定時定量,一日三餐。
2.原味高纖,不以醬料、油、糖促進食慾。
3.細嚼慢咽,達到慢食效果,增進飽足感。
4.用餐專一,勿邊看電視,影響消化。
5.用餐時間感到餓,代謝正常;若未到用餐時間即嘴饞,表示目前飲食不當,必須完整調和營養。
許多人因為營養不均衡,作息失衡,造成體重控制不易。改善的方法就是要在正確的“時間”內,攝取均衡的“營養”,絕對不是少吃就會瘦!更要緊的是,完整設定合適的飲食作息,搞定“飽-餓循環”,才可有效率控制體重。

來源: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請提出您的意見與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