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名本碩博連讀生的三個階段證件照對比顯示出悲催的曲線,只見這位男生的一頭秀髮由濃密到稀疏,到博士生時代基本已“聰明絕頂”。網友唏噓調侃稱“歲月是把殺豬刀,知識就是把剃頭刀”。網友紛紛質疑禿頂是不是學歷惹的禍。
男人禿頂在各國都很普遍
男人禿頂在各國都很普遍
過早禿頂以男人居多,這種脫髮也被稱為男性型脫髮(male-pattern hair
loss,MPHL)。國際旅遊評論網站《Trip
Advisor》日本分公司對全球男性脫髮問題展開了一番調查,隨後公佈了一張搞怪的“禿頭世界地圖”。結果顯示,全世界約有2.9億成年人禿頭,“世界第一禿”的稱號花落捷克,該國平均禿頭率達42.79%,隨後的2~5名均是歐洲國家。亞洲的日本名列第14,中國香港和上海分列第15名和第21名。這樣的排行榜至少能說明,男人“絕頂”危機是世界問題。要讓“貧瘠”的頭皮重新煥發生機,絕不比治理沙漠簡單。

禿頂問題基因起主導作用

禿頂問題基因起主導作用
科學家以孿生兄弟為對象的研究表明,遺傳因素影響了大約80%的MPHL,這意味著基因在男性謝頂的問題上發揮了主導作用。這是一個喜憂參半的結果。喜的是脫髮的真正原因終於大白于天下,從此脫髮的男人不必再神經過敏地對待身邊的一切以求保住自己的頭髮;憂的是,經驗告訴我們,凡是基因惹的禍,治療效果總是難盡如人意。
頭髮生長具有週期性,大致可分為生長期、退行期、靜止期和再生期。生長期持續3~5年,在此期間頭髮以每月1cm的速度增長,生長期的長短決定了頭髮的最終長度。生長期結束後毛囊進入退行期,持續數周,隨後進入靜止期,為期3個月,此時頭髮停止生長。靜止期結束後,毛囊進入再生期,直至頭髮生長到預定長度。在這期間,大量細胞因子或信號分子參與其中,無論是生長期受抑還是靜止期延長,都會導致頭髮過短或過早脫落。同時,毛囊小型化會導致新生的頭髮纖細柔軟類似毳毛。MPHL患者的頭髮往往稀疏而柔軟的原因就在於此。
性激素是男性型脫髮的主因
1942年,美國解剖學家漢密爾頓發現,被閹割的男性並不會脫髮,而一旦他們開始接受睪酮治療,脫髮才會出現。這一事實提示,性激素是造成MPHL的真正原因。睪酮隨血液迴圈到達身體的各個組織,組織中含有接受睪酮作用的受體,其中也包括頭皮。那些先天就對睪酮不敏感的人並不會脫髮。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請提出您的意見與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