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4日星期六

食話實說:亂喝中葯茶不能養生反傷身



核心提示:中葯茶是不少消費者青睞的養生茶飲,但中葯是葯而不是草,而是葯總有三分毒,因此中葯茶也不是可以亂喝的。喝中葯茶之前必須弄清自身體質,根據醫囑對症服用,這樣才能達到輔助治療的效果。
中國自古以來,便有「以茶養生」之說,時至今日,喝茶品茶依舊是大多數老百姓的生活趣味,而隨著近年民眾養生保健意識的增強,超市中各種「明目茶」 「降火茶」「潤喉茶」產品也越發琳琅滿目,打出的「純天然中草葯」招牌也招徠了不少消費者。但近日一條微博指出:人們隨意在茶中加中葯飲片是嚴重的葯物濫 用行為。這讓不少消費者傻了眼:中葯茶到底還能不能喝?中葯茶到底應該怎麼喝才是對的?
微博一語激起千層浪:中葯茶是葯物濫用?
6月11日,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著名臨床營養師顧中一發出一條微博:「【濫用「葯茶」埋下嚴重健康隱患】菊花茶清熱解毒,人參茶補元氣,橘皮茶消炎、化痰、開胃,胖大海潤喉,決明子茶清肝明目,銀杏葉茶降血脂…… 這些茶飲料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而中葯專家認為,這些加入中葯的茶,都屬中葯飲片代茶飲范疇,人們隨意在茶中加泡中葯飲片是嚴重的葯物濫用行為。」 這條微博引起了大多數網友的關注,網友們紛紛詢問:中葯茶還能不能喝?到底該怎麼喝?
專家分析中葯茶:保健食品常有,個人切勿亂用
網上有不少網友質疑了顧中一「濫用」二字是否言過其實,對此,北京中醫葯大學教授高學敏對中葯茶作出分析認為,濫用雖然算不上,但不根據實際情況隨便選中葯茶也是不對的。
中葯茶是常見保健食品的一種。高教授指出,中葯茶是一種自我保健方式,茶飲中增加中葯是保健食品的常用手段。但中葯茶飲保健品必須向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申請批號,提供產品成分、生產驗證、臨床樣品實驗結果等信息,經過國家安全測試,才可以上市販賣。這樣的中葯 茶保健食品是安全的產品,但未必是適合消費者的產品。
中葯茶是醫生輔助治療的手段。除卻經過審批、國家同意生產的中葯茶保健食品,中葯茶還經常作為輔助治療手段用於醫生臨床治療。如果是醫生對症下葯開出的中葯茶方子,老百姓可以放心遵醫囑飲用。
無病無痛個人切勿亂飲中葯茶。如果是懂得中葯學知識的人,適當自己往茶中加入正確的中葯問題不大,但高教授認為,沒有經驗不懂中葯學知識的消費者不應當自己隨便飲用中葯茶。因為每一種中葯的葯效用途皆不同,應當按照實際身體體質和健康狀況選擇,如果與自身狀況不相符,中葯茶反而會損傷健康。
如何看待嶺南飲涼茶的飲食習慣?
在嶺南,噎形成了「家家煲涼茶,戶戶飲涼茶」的生活習慣,如果中葯茶是不能隨便飲用的,那是不是代表這樣的習慣也是不健康的?高教授認為,在嶺南 等地,由於長期喝涼茶,噎有了一定中葯茶方子和中葯知識的積累,用葯有案可循,葯物選擇也相對保守安全,因此如果長期飲用涼茶並無任何不適也是可以繼續飲用的,並不代表這樣的生活習慣有問題。
如何看待「葯食同源」?
在中醫葯范疇,有不少物品是處於「葯食同源」范疇內的,既可以作為食物,也可以作為葯物,往茶飲中加入葯食同源范疇內的物品是不會對健康有影響的。在衛生部2002年發布的《衛生部關於進一步規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已將《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物品名單》、《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單》列出,消費者可通過這些名單信息判斷自己是否可以往茶飲中加入物品飲用。
俗話說「是葯三分毒」,中葯再怎麼天然無污染,也是一種「葯」而非只是「草」,中醫葯文化博大精深,中醫講究對症下葯,因此如果消費者想要飲用中葯茶,最好咨詢中醫葯的相關專家,先搞清楚自己是否適合飲用中葯茶再飲用也不遲。

 來源:39健康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請提出您的意見與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