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有一天你對着鏡子中的你感到困惑,嘆息歲月的殘酷,時光的不留情,你會有蒼涼,會有不甘心。那是因為時間的痕跡深深的刻在了你的臉上,讓人可以一語道破你的年齡。但是如果你明白養生的重要,懂得適當的鍛鍊,知道身體的保養,那麼在你人生的黃昏之時不會再困惑,也不會蒼涼。因為你的自信、你的驕傲令你比別人站得直。
中國傳統醫學有幾千年的歷史,那是祖先留給我們最寶貴的文化,中醫不僅能治病還能強身健體,長命百歲。現在有一種新的保健法,就是以中醫經絡理論為指導依據,在人體特定穴位上施用生物活流電,可達到通經絡、和氣血、延年益壽、保健的目的。經絡是人體中聯絡臟腑與肢體,運行氣血的通路,大者為經胍,經胍的分支為絡胍。血行脈中,氣行脈外。人的生機,靠的是氣血的維護與營養。神采奕奕,容光煥發,也就是說﹕人的氣血旺盛,平衡,運行通暢。氣血的補充靠的是精髓的產生,精虧髓亡,死期可知。精髓的產生又與臟腑的功能相聯繫。

如果想要延年益壽,就要有健康的體質,除了在日常有健康的生活還要懂得養生養身,保持身體的經絡舒通,當身體出現病痛時要及時得到適當的治療才能卻病延年。在此我介紹一些穴位,在舒通經絡時可着重剌激與按柔,這些穴位對人體的延年益壽有着不可缺少的功能﹕
神闕穴﹕神闕屬於任脈,有溫補元陽,健運脾胃,復蘇固脫之效,並可以延年美容。是養生專家重視的保健“要塞”,所以稱為“神闕”。平時多用生物電在此穴按揉刺激、調理,可益肺固腎,安神寧心,舒肝利膽,通利三焦,防病健體。同時對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腦血管疾病、肥胖症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氣海穴﹕是強身健體和抗衰老的著名穴位。氣海又名丹田,屬於任脈。氣海是男子生氣之海,常在此穴施電有培補元氣益腎固精的作用,是保健穴的要穴。
天樞穴﹕天樞穴是胃經上的一大要穴﹕是大腸的募穴。所謂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臟六腑之氣的胸腹部穴位。因為與臟腑是近鄰,所以內外的病邪侵犯,天樞都會出現異常反應,起著臟腑疾病信號燈的作用。從位置上看,天樞正好對應著腸道,因此常按摩天樞穴,必然會促進腸道的良性蠕動,增強胃動力。
有人認為便秘不是大毛病,無須看醫生,買點瀉藥即可。這是錯誤的。便秘原因有多種。從中醫角度講,便秘分為實症和虛症。實症為積熱上火,多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常吃火鍋、辛辣、熬夜等因素引起。虛症主要是氣虛陰虧,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主要是脾胃不合導致的。因此,得了便秘應到醫院求治,對症服藥。如果不對症治療,僅靠吃瀉藥通便,會造成胃腸功能紊亂,便秘更嚴重。同時在平時可用生物電在腹部按摩,按摩時可雙手交替或雙手重疊,力度因人而宜,年齡不同或肥瘦不同,用的力和施的電有所不同。
常用生物電按柔手上的穴位也能起到很好的養生功效﹕
少商穴﹕是人體肺經最末的一個穴。在拇指上,是肺經的經氣傳入大腸經的起始處。肺經的經氣從胸腔走到這裡時,已呈微弱之勢,所以稱為少商。常用於治療肺炎、扁桃體炎、中風、昏迷、精神分裂症等。
商陽穴﹕手陽明大腸經起於商陽穴,為手陽明大腸經的井穴。主要治療,齒痛,咽喉腫痛,頜腫,青盲,手指麻木,熱病,昏迷等疾病。
中魁穴﹕對應心包經絡及五官、肝臟。常按摩此養生穴位及整個中指,主治肝臟疾患、疲勞、食慾旺盛、耳鳴、頭暈等症。
列缺穴﹕冬天是補腎養肺最好的季節。列缺穴補肺益腎的功效還來源於其與任脈連接,任脈本身就是陽脈之海,可以補肺腎之陰虛。因此,列缺穴也沿襲了任脈的作用,對於腎陰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鳴、眼睛幹澀等症有很好的調節作用。此穴位於三經交會處,因此不僅對於肺經,還對大腸經和任脈的經氣都具有調節作用。
內關穴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等作用,因此經常成為中醫醫治心臟系統疾病以及胃腸不適等病症的首選大穴。常按此穴對於調節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
神門穴﹕用生物電剌激按壓按摩神門穴對於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尺澤穴﹕主要作用是瀉熱。因為尺澤穴接近肱二頭肌的肌腱,而肱二頭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夠緩解和治療肘關節的痙攣。因此,按摩尺澤穴對於肺經熱引起的咳嗽氣喘、胸部脹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中醫講腎開竅于耳,經常搓耳廓能起到健腎壯腰、養生延年的作用。平時可以自己提拉耳垂。雙手食指放耳屏內側後,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牽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為限,每次3~5分鐘。手摩耳輪。雙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輪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輪充血發熱。
提拉耳尖。用雙手拇、食指夾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發熱發紅。此法有鎮靜、止痛、清腦明目、退熱等功效。
一個人免疫功能的強弱,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胸腺素濃度的高低,對胸腺予以調理刺激,可以抗病防癌、強身延年。而且能使“休眠”的胸腺細胞處於活躍狀態,增強心肺功能。因為初次在此處施電會有疼痛感,所以施電時要注意,力要適中,因人而宜,經驗不足的治療師最好不要在此處施電。
用生物電經常對背部經絡和肌肉(包括背部和頸部)進行推按,可以疏通經絡,安心安神,幫助預防感冒,另外,常用生物電推按背部對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刮痧、搓擦、捶按、拍打、捏脊、拔火罐,也有一定的好處。但拍打時必須留意力度。特別注意的是刮痧、拔火罐不是每人都適合,血壓低、貧血、心臟病患者不可用。
現在約有70%的人因平時缺乏對脊柱特區的正確保健而使之產生了病變。脊柱特區有四個生理彎曲,最易發生病變的有頸部(頸椎病和腰部彎曲(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症)。
兒童厭食、偏食可以沿脊柱兩側夾脊穴用生物電按摩。定時對脊柱進行按摩理療有一定的好處。
心腧穴,多用於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神經衰弱等疾病。中醫認為心腧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可治療心痛、心悸、心煩、失眠、健忘、癲癇、狂躁、咳嗽等。
膈俞穴﹕腸胃不好的人可按摩膈俞穴。膈俞穴位於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膈俞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可治療胃痛、嘔吐、厭食、便血、咳嗽、氣喘、盜汗等疾病。
長強穴﹕屬於督脈,可治療痔瘡、脫肛、便秘、腰疼等疾病。常按摩長強穴,配合承山穴治痔瘡效果更好。
血海﹕此穴是古人不經意的發現刺破這個地方就可以祛除人體內的淤血,因此用它來治療體內淤血的病症。它不僅能祛淤血,還能促生新血,因此才給它起名叫血海。按摩血海穴可補血養肝。百蟲窩穴﹕冬天氣候乾燥,全身癢得難受,嚴重的時候,小腿前面和胳膊上的皮膚還會出現魚鱗樣的改變,瘙癢無比,這都是乾燥惹的禍。這時可按摩百蟲窩穴。此處為經外奇穴它在足太陰脾經的循行線上,按摩百蟲窩穴可以活血止癢。
委中穴﹕腰背委中求,按摩委中穴,同樣可起到治療腰背痛的功效。對一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護理作用。
足三里﹕可以調節免疫系統的功能以及腸胃、心腦血管、內分泌等功能。現在日本對這個穴位非常重視,在養生時會着重用這個穴位。
中脘穴、腎腧,命門,曲池和涌泉都是健身防病的要穴。
用生物活流電保健養生男女老幼皆可以應用,貴在“堅持”,堅持數年必有好處,俗話說“功到自然成”。實踐證明,只要定期做保養,持之以恒,把保健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養成習慣,定能收到強身延年的效果。到了黃昏之年你必比別人活得快樂、活得健康,因為當年你所做的得到了回報,所以只要你現在就保養你的身體,那麼長命百歲並不是天方夜譚。
下篇文章﹕掌握年輕的秘碼,令你的人生更圓滿 (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請提出您的意見與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