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3日星期一

流感高峰 中醫藥補防疫

Image Detail
遇上流感高峰期,中醫師發現,今年感冒病患咳嗽人數增加約3成,且常常久咳不愈,建議可用桔梗、貝母和甘草等藥材煮水飲用,可止咳化痰,另外也提供預防感冒藥方“玉屏風散”補氣,民眾可自行到藥房抓藥煮水,平日當開水喝,增強免疫力,一旦有感冒癥狀,應禁吃花生、堅果等燥熱食品,以免加劇咽喉發炎癥狀。
今年冬季溫差大,天氣濕冷,加上人口南來北往交叉感染,恐造成流感高峰期,中醫師顏子謙表示,預防重於治療,除了注意保暖、睡眠和運動外,處方“玉屏風散”固表補氣,增強免疫力,以黃耆、白朮、防風和大棗,每種藥材35錢加水1000c.c.煮水飲用或是濃煎也可。
感冒包括流感在中醫臨床分為2類,風寒癥狀有發燒、怕冷、頭痛、四肢疼痛、倦怠乏力、鼻涕和鼻塞等,另一類風熱癥狀為發燒、咽痛、黃鼻涕等,分別以溫性和涼性處方用藥治療,感冒癥狀痊癒后,仍要持續調養,補氣強身,以防二次感冒。
顏子謙指出,今年感冒患者咳嗽癥狀嚴重,在其他癥狀痊癒后,常常久咳不愈求助中醫,建議可利用藥材桔梗、貝母、甘草、枇杷葉,每種35錢煮水500700c.c.飲用,可止咳化痰,年節時常吃的花生、堅果,如果咽喉發炎、咳嚨痛則要禁食,這類燥熱食品和冰品會使癥狀加劇,一旦感冒,烤、炸和辛辣食物要避免食用。
顏子謙並說,除了葯補和均衡飲食,穴道按摩也能幫助預防感冒,小腿穴道“三足里”和手部“合谷”可增強免疫力,每次按壓20秒,放開后35秒,再重複動作56回,一旦感冒可以按摩耳後、髮際部位的“風池”可以緩解頭痛和全身酸痛。
來源: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請提出您的意見與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