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7日星期四

揭秘:誰謀殺了你的睡眠?






  「失眠」的嚴重性,已到了被視為流行病的地步,對於女性尤其如此。醫界對睡眠有個妙比喻:「年輕女子需要它,中年女人渴望它,年老婦女求之而不可得。」

 4個女人3個睡不好

  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的調查指出,30到60歲的女人,四人之中就有三人每天睡不到八小時;而必須出門工作的媽媽們,也有四分之三總是感到很疲倦。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而且情形只會越來越糟,女性失眠簡直可稱為一種流行病。

  對於有家庭負擔的年輕職業婦女而言,工作、家庭必須兼顧,太多責任要扛,她們蠟燭兩頭燒,睡眠不足幾乎成了一種常態。中年婦女在卸下大半輩子的重擔、孩子也都離家後,生活雖然清閑,卻又面臨更年期的挑戰-荷爾蒙變化帶來種種不適而睡不好、褪黑激素減少直接影響睡眠;而中年之後,年紀越大,就越睡不著,許多老年婦女在清晨四、五點醒來之後,就再也睡不著了。

  長期失眠,嚴重影響健康

  長期睡眠不足或失眠對女性的影響,不只是臉上會有不美觀的下垂眼袋和黑眼圈,睡眠不足對女性健康的損傷還包括:

  1.皮膚不好,老得快;

  2.疲倦、憂郁、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

  3.纖維肌痛、睡眠呼吸暫停、夜間肌陣攣病;

  4.容易肥胖,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

  5.壓力荷爾蒙分泌增加,會提高胰島素抗性,這是糖尿病前期症狀;

  6.心臟病風險提高。

  要克服失眠問題,除盡量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外,必要時也要求助於醫生。由於醫葯科技的進步,治療失眠葯物副作用越來越少,短期使用不會有害。

  誰謀殺了女人的睡眠?

  1.心理因素

  急性或慢性焦慮;急性或慢性憂郁;上床時正考慮某些問題,丟不開,放不下;常擔心自己睡不著,這樣的擔心最妨礙入眠。還有人害怕黑暗、害怕惡夢、害怕睡過去不會醒過來等等,任何原因引起的睡前過度興奮都妨礙入眠。

  2.睡眠環境因素

  有的人只習慣在固定的環境中睡眠,換間房、換張床便睡不著。老年人對環境改變的適應能力往往更差。噪音、強光、寒冷、炎熱、床鋪不舒適、擠著睡以及跳蚤、臭蟲、蚊子、老鼠等外界因素,都妨礙睡眠。

  3.晝夜生活節奏的紊亂

  乘飛機作長途旅行,時差的改變會使睡眠節奏紊亂,導致失眠。有的人突然改上夜班會白天黑夜睡不著,需要較長時間適應。個體的生物鍾與生活的節奏不合拍是失眠的原因之一。

  4.夢的影響

  從印象深刻的夢境中醒轉,尤其從惡夢中醒轉,情緒久久不得平復,往往難以再度入眠。

  5.葯物和酒的影響

  對鎮靜催眠葯物發生依賴現象的人常有頑固的睡眠障礙,葯物劑量越用越大,停葯或減葯時便出現極顯著的失眠。長期服用興奮劑的人也會出現失眠。人到中年以後,對咖啡因變得敏感,可能他在年輕時便養成了夜飲濃茶或咖啡的習慣,當時並不影響睡眠,但到中年以後,失眠便顯著起來,本人卻不覺察這長期的習慣其實是失眠的在原因。

  6.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神經症以及其它各種精神疾病,都常存在失眠症狀。

  7.睡眠引起的換氣障礙

  近年來對於睡眠中的呼吸暫停綜合征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此綜合征分為三型:中樞型是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對橫膈的刺激發生障礙,頻繁出現呼吸暫停,每次停10秒鍾至3分鍾,每夜停70-300次;阻塞型是由於咽部的肌肉鬆弛,引起上呼吸道阻塞,此時橫膈劇烈收縮以推動空氣,致使鼾聲大作;混合型二者兼有。呼吸暫停綜合征妨礙睡眠,使人頻頻醒轉,如果未查明原因,以為是一般的失眠而投用催眠葯物,會使病情變得更為復雜,甚至出現突然的死亡。

  8.夜間肌陣攣與「不寧腿」

  夜間肌陣攣是兩條腿或一條腿於睡眠中發作短暫的陣攣,每次持續0.5~4.0秒,頻度最高時可達每20~40秒便發作一次,發作時人可能醒轉,但自己不會覺察到發作,而是由同床共寢者發現。「不寧腿」可以單獨發生或與夜間肌陣攣合並出現。病人的腿休息著便難受,非得經常活動著不可,上床睡覺時腿當然不活動了,這時特別感到難過,當然會妨礙入眠。

  9.各種軀體疾病

  各種軀體疾病都可能妨礙睡眠。潰瘍病的上腹部疼痛常於深夜發作,將病人痛醒;心絞痛也每於睡夢中發作;心力衰竭時的體位性呼吸困難使病人無法平卧,並難以入眠;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常於睡夢中驚醒,心悸,恐懼,出汗;糖尿病患者夜間尿多,常常起床小便,無法睡得安穩。其它如哮喘病、關節炎、過敏性腸絞痛;任何疼痛、瘙癢、腹脹、便秘、尿瀦留等均能引起失眠。


 來源:名品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請提出您的意見與看法